“硬核”B站,正成為分歧終結者
作者|彥飛 來源|字母榜(ID:wujicaijing)
各種buff疊滿的618電商大促,成了“史上最冷”618。
根據星圖數據,今年大促的綜合電商累積銷售額為8556億元,同比增長15.2%。相比拉長了近1/4的大促周期,這一增速并不足以令人興奮。
618不再狂飆的背后,是愈發冷靜理性的年輕消費者。
在錢越來越難掙的大環境下,年輕人更關心該買哪個、買得對不對,而非頭腦一熱、閃電“剁手”。特別是在購買手機、電腦、家電等高單價的“大件”時,年輕人更要貨比百家,恨不得把市面上所有在售產品研究個遍。但普通人精力時間有限,需要不同垂直領域的大咖買遍整條賽道,充當賽博品鑒師。
賽博品鑒師哪家強?字母榜(ID: wujicaijing)獲得的數據是,今年以來,B站測評UP主產出的內容同比增長48%。
618大促,相當于測評UP主的“年中考”,數碼賽道更是卷破天際:從手機、平板電腦到筆記本、電紙書,從空冰洗到廚衛小家電,每個板塊都有自己的“618選購指南”,單條播放量破百萬甚至數百萬的橫評視頻屢見不鮮。
廠商也越來越喜歡通過硬核測評帶貨。聯想今年大促與B站多位科技數碼UP主合作,成交新客率達40%;筆吧評測室、極客灣等4個UP主總共帶貨7000多萬元,單條視頻帶貨GMV(商品交易總額)都破了千萬元,其中筆吧評測室沖到了3000萬以上。
被信息過載搞昏了頭的年輕人,上B站找賽博品鑒師指路,看完長達數十分鐘的測評后當場下單,B站硬核測評生態的“分歧終結”能力正在浮出水面。
消費鏈路的另一端,品牌也需要“分歧終結”能力。
品牌無論在哪個渠道做廣告投放,難點都是沒辦法和競品針鋒相對、直接告訴消費者“我比別人更強”,最多暗搓搓內涵一下“友商”“競品”,還得字斟句酌、生怕違反廣告法。
硬核測評則不同。UP主固然不能拉踩,但在擺出一堆專業測試數據后,消費者自己就會根據自身的需求,判斷孰優孰劣,品牌廣告的最大短板被補齊了。
更何況,B站的硬核測評還帶有強烈的消費目的性。618期間,B站用戶目的明確地直奔“國補”相關測評,把相關關鍵詞的搜索量環比推升了133%。
放在更寬廣的視角下,賣流量的互聯網平臺很常見,但賣消費決策的很少見。以前,行業普遍公認,小紅書有資格稱作“消費決策平臺”。如今,在硬核測評生態和“分歧終結”能力的支撐下,B站也有了朝著消費決策平臺躍升的根基。
一
在B站,善于整大活,是每個硬核測評UP主的自我修養。
“大活”首先需要上規模。為了被稱呼一聲“硬核測評”,UP主活活把自己買成了所處賽道的金牌大客戶。
號稱“賣椅子賣了一個億”的UP主先看評測,最近為了選出618期間值得購買的人體工學椅,買來了市面上主流的50把椅子,邀請400個不同年齡、身高、體重、職業的人現場試坐。
單靠上量,顯然遠遠不夠。測評手段也要足夠硬核:先看評測在現場擺放了長條桌、電腦和鼠標,盡可能還原打工人的午休場景,甚至準備了一條金毛,營造互聯網大廠的“寵物友好”辦公氛圍。
除了堪比斯坦福監獄實驗的擬真感,先看測評在下結論時,也把硬核堅持到底。
比如,一款定價2469元的人體工學椅很受測試者歡迎,但先看評測并沒有無腦強推,而是先梳理喜歡這把椅子的用戶的畫像——30歲以下、體重120~140斤,喜歡靠坐,再分析原因:后仰角度大、網布彈性高,帶有腰部按摩、熱敷功能,且腰部氣囊可電動調整支撐力。
此外,UP主并沒有簡單粗暴地按照售價高價,把高評分的椅子排排坐;而是根據更符合實際使用場景的指標——用戶身高,進行不同區間的推薦。
這期號稱“400個屁股嚴選”的618人體工學椅選購指南,目前播放量超50萬次,以及1.4萬個贊、2200多次收藏。
硬核測評UP主整活的風,已經卷到了數碼家電的每一條細分賽道。
手機數碼領域的小白測評、搞機所,PC、筆記本領域的筆吧評測室、極客灣,家電領域的電鋸爺、Wilson學長等,幾乎每個人都是出新必買、爆款必測,新品老品塞滿工作室。
在接受訪談時,筆吧評測室創始人葉霆宇稱,近五年來,他們每年要評測170~180臺筆記本。“這個數量遠高于全球所有同類頻道。沒有一個自媒體或者專業機構,能夠像我們這樣,評測這么多的筆記本。”
家電賽道的整活毫不遜色。為了做出全網首個中央空調測評,先看評測在深圳包下了一整棟樓,用了兩個月在其中9層安裝了9款熱門產品,并布設了171個傳感器,單期內容成本高達百萬級別。
硬核測評,歸根結底是在死磕一個問題:年輕人只需要看一期中長視頻,就不用在A or B之間選擇or了,而是可以目標明確地直奔電商鏈接。
別的平臺當然也有不少產品測評,但限于時長、成本、創作能力等,幾乎沒有做深做透的內容,普遍以“主播又雙叒把價格打下來了”為最大賣點。創作者自己都研究得不夠專業透徹,消費者自然不會當一回事,更不會把這類內容作為花錢的依據。
別人做不到的“分歧終結”,B站UP主做到了。硬核測評的流量未必比聲嘶力竭的“買TA買TA”更高,卻更具傳播力和轉化力,靠的就是獨一無二的“分歧終結”能力。
二
具備“分歧終結”能力的硬核測評,用戶需要,品牌更需要。
年輕人買手機電腦、冰箱電視等高價值商品,最大難題就是信息過載。信息不對稱會導致交易不公平,信息過載同樣如此。每當新品發布,用戶只要表現出任何一點想買的意思,馬上就會被精準識別、密集轟炸。
苦信息過載久矣的年輕人,需要去蕪存菁的“參考答案”,而B站的硬核評測能夠滿足這一日益增長的需求。
用戶對于硬核測評的信任感,首先來自中長視頻形態的專業感。與強調3秒法則的短視頻相比,中長視頻天然適合做寬、做深,產出兼具大局觀和縱深感的內容。
UP主同樣將專業感視為立身之本,測評內容相對客觀、數據嚴謹、實驗結果可復現,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此外,硬核測評制作周期長、成本高,促使UP主向其注入更多專業化、個性化的洞察和表達,與追逐熱點、批量制造的短視頻拉開差距。保持專業度、堅持自己的品位和判斷力,是信任感的另一個根基。
例如,筆吧評測室在策劃選題時,并不會一味滿足消費者的當下喜好,比如性價比等,而是自主做分析、下判斷。“我們要讓大家看到不同電腦的表現;即便有些電腦沒啥性價比,甚至顯得離譜,我們也會堅持去評測。”葉霆宇說。
硬核測評除了吸引年輕人,也獲得了越來越多品牌的重視和傾斜投放。
618期間,聯想與多位UP主合作硬核測評,是廣告主對這類內容青眼有加的縮影。其他板塊的廣告主,如手機、電腦、冰箱、空調、掃地機器人、電動牙刷等,也都把硬核測評作為在B站的關鍵營銷動作之一。
品牌青睞硬核測評,除了借助UP主深度觸達年輕人、在B站用戶中建立品牌認知和美譽度,更看重的依然是UP主及其優質內容的“分歧終結”能力。
任何一個品牌都想把自己包裝為“遙遙領先”,但自賣自夸式的廣告營銷,無論形式如何華麗,終究難以讓瘋狂擁躉之外的大眾消費者心悅誠服。
要想跳出這一窠臼,品牌就需要借助客觀中立的專業人士之口,實現縱向(產品好在哪里)和橫向(產品比競品強在哪里)的分歧終結。古典做法是找專家論證、找機構出報告,現在則更流行定好大方向,讓UP主自由發揮、輸出有說服力的硬核測評,并沉淀為品牌資產。
硬核測評在用戶側完成了內容閉環,在品牌側完成了商業閉環。兩套環路分別跑通、相互交融,又形成了相互帶動的飛輪效應。用戶、品牌和UP主互相需要,又能解決彼此的痛點,整個硬核測評生態就逐漸繁榮起來了。
三
從手機電腦到冰箱空調,從家居日用到時尚快消,所有品牌做廣告營銷的核心KPI之一,都是“捕獲”年輕人的錢包。
年輕人代表著未來的購買力。北大國發院等機構近期發布《全球品牌中國線上500強榜單》,增長最快的50個品牌中,40個品牌的18~24歲成交人數增速超過大盤平均水平。
但很長時間里,品牌只能“觸達”年輕人,很難將其轉化為忠實粉絲。
“觸達”手段包括在各大互聯網平臺廣撒網,針對某一年齡段的用戶進行投放;也包括簽下楊瀚森、鄭欽文等年青一代的運動偶像,給品牌內涵注入新鮮血液。
至于向年輕人傳輸品牌理念和產品價值,品牌大體上只能靠低效的廣告轟炸,將核心賣點濃縮為幾句“魔性”口號,試圖在一遍遍的重復后留在消費者心智中。
在這套邏輯下,品牌很難吸引消費者深入了解品牌和產品,更無法真正說服消費者,自己比競品更值得剁手。企業爭了半天,可以爭到年輕人的注意力,卻難以左右年輕人的消費決策。
相比之下,年輕人依靠硬核測評生態實現“分歧終結”,B站有了填補“年輕人消費決策平臺”生態位的機會。
它擁有最龐大的年輕用戶群:日活躍用戶超1.07億,平均年齡26歲。同時,這些用戶與傳統電商平臺的平均獨占人群比例達到47%,平均重合人群達到75%。這種獨占性與強覆蓋并存的用戶結構,使B站成為品牌營銷不可忽視的陣地。
另一邊,不盲目跟風、愿意沉下心來做內容的UP主,仍在不斷進入硬核測評賽道。這類UP主不斷增加,讓站內的“分歧終結”型內容生態持續生長,吸引用戶將其作為消費參考的主要參考對象。
以“分歧終結”助推年輕人消費決策,B站在搞一種很新的內容商業雙飛輪。
用戶通過其他渠道和平臺,知道了品牌“是什么”、產品“有什么”,然后再到B站看看硬核測評,弄清楚“哪個好”“買什么”。消費者對于品牌和產品的粗線條認知,在B站經歷了硬核測評的精細加工,最終成為消費鏈條的最后一塊拼圖,完成從信息接收、認知轉化到下單消費的全過程。
B站也在鼓勵硬核測評內容。一些測評包含了商業合作,依然有機會憑借過硬的品質,得到平臺的流量加持放大,從而為UP主和商家創造更大價值。這也讓品牌在進行硬核測評類的商單合作時,有了四兩撥千斤的機會。
在國內互聯網,消費決策平臺是一個極為稀缺的生態位。它要求平臺兼具內容和商業的雙重特性,以社區和UGC生態為兩翼,還需要長期沉淀的生態活躍度和用戶信賴感作為根基。
把硬核測評進行到底的UP主,吸引了大批“遇事不決問B站”的年輕人,讓B站有了消費決策平臺的氣質。B站倘若能夠把握住這一機會,其商業價值和想象空間將得到更徹底地釋放,甚至在現有業務之外走出未曾設想的道路。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字母榜(ID:wujicaijing),作者:彥飛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