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創新型科技企業孵化地
不管是南山區高新園里密集的本土創新型企業,還是第一大道深南大道上的車水馬龍,不管是藍天麗日下展翅高飛的市民中心,還是傲立城市中心開啟深圳時尚新未來的京基100,這座城市所散發出來的特有活力,讓人激動和振奮。
30多年前,興許誰也不會料想到,這座南海邊上昔日默默無聞的小漁村,竟能在短短一代人的時間內拔地而起,迅速成長為經濟總量居全國第四位的國際性大都市。如今已進入“而立”之年的深圳,能否延續之前的“深圳速度”與“深圳奇跡”,讓全國乃至全世界再次震驚呢?多年來立足深圳,致力于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咨詢服務的前瞻投顧認為,未來,深圳的再次騰飛,將在很大程度上倚賴于創新型科技企業的持續發力。
“移民文化”造就創新基因
無疑,深圳的成功是對外開放的成功,而對外開放的實質,就是引進外來資金和技術,這些資金和技術也迅速聚集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醞釀了一大批優秀的企業,這才有了這座“移民城市”的拔地而起。因此,移民文化,是造就深圳創新城市名片的基因。
身揣著不同的技能和夢想,胸懷著相同的熱情與希望,成千上萬的人才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從四面八方涌向深圳。他們朝氣蓬勃,躍躍欲試,尋求著一個嶄新的舞臺,期待著一種全新的活法。這讓深圳市人口的平均年齡還不到30歲,并且讓這個只有30余年歷史的年輕城市,始終充滿著活力。
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京生曾這樣闡述深圳:“深圳的城市性格就是創新,深圳人骨子里有一種憂患意識。記得有一年深圳市的某個經濟指標被東部的一個城市超過,全城都彌散著失落的情緒。”趕超精神已深入到深圳人的內心。
王京生還表示,在深圳,創新事關企業的成長、城市的興衰,不是上指下派的問題,而是深圳企業和深圳人內生的東西。敢于冒險、勇于創新,寬容失敗、追求成功,深圳正在形成這樣的創新文化。
創新型企業是深圳的驕傲
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這讓深圳企業從一誕生就置身于高度市場化的競爭環境之中,只有積極謀變,銳意進取,才能獲得生存的機會。因此,深圳企業家普遍都有強烈的創新創業意識。以市場為導向進行技術創新,已成為深圳企業的一種本能。
要知道,30多年前,整個中國沒有一家科技企業,而如今,一大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巨人”應運而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于深圳企業華為、中興、比亞迪、騰訊等,他們的技術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他們的產品走向了世界的各個角落。
更有媒體稱,華為、中興等一批新興跨國企業的崛起,鼓舞和帶動了3萬多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萌發生長。他們共同組成的“雁形梯隊”成為自主創新的主力軍,使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勢頭,自主創新成就了深圳高速發展的奇跡。
以自主創新的成功典范企業華為公司為例,這家公司成立于1988年,最初靠代理香港的小型模擬交換機起家。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開始,總裁任正非顯露出了獨特的戰略視野,他不甘心再做簡單的代理加工,而是帶領公司通過“反向工程”做自主的模擬開發。這種與生俱來的創新精神和趕超精神,始終是帶領華為屢創佳績的動力因素。
此外,邁瑞的醫療設備,朗科的閃存,賽百諾的基因制藥,同洲電子的機頂盒,中興集成的芯片設計,金蝶的軟件開發,等等,如今都已經成為行業的標桿。盡管他們的成功路徑各有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形成技術創新與企業發展的良性循環。
深圳,這個本來資源缺乏的地方,成了資源高地;這個本來人才匱乏的地方,成了人才富礦;這個本來創新不足的地方,成了創新樂園。我們相信,良好的創新環境,是創新型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家能夠在深圳成批成片涌現的根本原因。
優質金融生態助力企業創新、創業、創優
那么,究竟是什么給深圳造就了一個良好的創新環境?是改革開放的政策優勢?是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是完備高效的產業鏈優勢?沒錯,這些都是創新深圳賴以生存的基石,但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不能忽視的,那就是金融生態優勢。
截至2012年初,深圳市金融業總資產4.24萬億元,金融業總部、一級分支機構總數達230家,其中總部機構78家。此外,深圳的銀行、證券、保險業機構密度、外資金融機構數量以及從業人員比例,均居全國前列。2011年9月,在倫敦金融城發布的第八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深圳市在全球金融中心競爭力排名中位列第十四位。
30多年來,深圳金融業大膽探索,勇于創新,從國內第一臺ATM機、第一只銀行股票、第一家證券交易所,到今天的黃金備份交易中心和票據影像處理系統,深圳金融業創造了眾多的全國第一,成為我國金融業改革創新的排頭兵。金融業為深圳企業創造輝煌發揮了實效作用。
尤其在民營中小企業崛起的當下,深交所更是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一支生力軍,如今,深交所管理著創業板和中小板內的1540家上市公司、2190支股票,總市值達到71,475.98億元。
與此同時,支持企業家創業、創新的另一個發展動力,是深圳飛速發展的投資行業,包括風險投資(VC)和私募股權投資(PE)。根據公開數據統計,在過去幾年間,由深圳本土VC/PE機構支持的A股IPO數量在所有VC/PE背景IPO中平均占比超過25%,在2012年上半年,該比例達到34%,深圳已成為國內創業投資集聚力最強的地區。
而為了促進科技和金融的有效結合,深圳市各級政府也進行了很多積極探索,包括成立由金融辦、創投辦、科創委、法制辦、國稅地稅局、市財委,中國銀行深圳中心支行,銀監局、保監局、證監局組成的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工作領導小組。
2012年12月7日,“深圳市科技金融聯盟”也掛牌成立,這是深圳市探索科技與金融結合的新舉措,它將促進科技金融領域各種創新要素的集聚,促進科技金融資源的有效對接互動,使科技金融結合服務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并引導社會資源不斷投入科技創新,為高新技術產業和金融業這兩大支柱產業的融合發展創造新機遇。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和算法的不斷發展,無人駕駛物流...[詳細]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