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打造西部最大磁電產業基地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宜賓磁電產業園已經正式啟動建設,預計到2020年,該園區將引資10億元,年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建成中國西部地區最大磁電產業基地。
宜賓市現有磁性材料生產及配套企業近10家,產業體系較為齊全。
磁電產業“吸金”能力驚人。從宜賓市臨港經濟開發區經貿科技局獲悉,宜賓開建年利稅預計超10億元的中國西部地區最大磁電產業基地。
宜賓市以現有磁性材料生產企業為基礎,依托臨江臨港開發和川、渝、滇、黔資源優勢,在臨港經濟開發區內建設以宜賓金川電子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金川電子”)為核心企業的西部(金川)磁電產業園。園區規劃占地約1000畝,建筑面積約40萬平方米,規劃投資約25億元,預計吸納相關電子企業15-25家。目前,該園區已經啟動建設,到2020年有望完成全園建設。
磁電“吸金”建成后年利稅過10億。據悉,該園區共分二期進行建設,第一期為2011年至2015年,計劃將投資4億元,征地200畝。金川電子發展規劃部部長馬平表示,第一期建設主要通過金川電子優勢產業的搬遷改造和產品升級奠定產業發展基礎,到2015年形成年產高性能鐵氧體磁性元件20000噸、磁性電子器件5000萬套(件)的生產規模和相應配套能力,初步形成新材料研發、磁性電子器件和電磁測量與標準化3個技術中心,力爭2015年園區引資2億元,入駐企業達5~10個,年銷售收入達10億元(其中,核心企業銷售收入6億元,產品出口1000萬美元)、實現利稅總額1.4億元。
第二期將投資8億,繼續擴大磁性材料產業規模,并力爭2020年園區引資10億元,入駐企業總數20個左右,年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其中,核心企業銷售收入20億元,產品出口5000萬美元)、實現利稅總額10億元,建成中國西部地區最大磁電產業基地。
利潤豐厚主攻高性能磁材。馬平解釋說,磁性材料是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功能材料,屬新型電子元器件,是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目錄中鼓勵類產業,在通訊、工業自動化控制、汽車、家電及國防軍事等領域應用廣泛,對電子信息產業高科技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據介紹,產業園核心企業金川電子是國內最早生產永磁電機用高性能鐵氧體永磁瓦型磁體企業。
前瞻網了解到,目前,中國磁性材料工業已初具規模,在國際中低檔產品市場約占60%的市場份額,但普遍存在規模小、檔次低的問題,高端應用市場主要被日本等發達國家占據。“據海關統計,2009年中國出口各類磁性材料20.6萬噸,出口金額僅10.2億美元;進口各類磁性材料4.4萬噸,而進口金額高達5.5億美元。
磁材進出口價格差異反映出材料性能檔次差異,同時也預示著高性能磁材豐厚的利潤空間。”馬平說。按中國汽車產量1500萬輛/年,每輛汽車平均使用15臺鐵氧體永磁電機計算,約需高性能鐵氧體永磁磁瓦22萬噸左右,市場十分巨大。
優勢聚集宜賓領跑磁電生產。對于宜賓如何能建磁電產業園區,形成規模效益時,馬平表示:“目前,全國生產磁電材料的企業主要集中在四川、湖南、湖北等較少幾個省市。宜賓市現有磁性材料生產及配套企業近10家,從專業生產到配套加工及專用設備與模具制造的產業體系較為齊全。作為三江交匯的港口城市,宜賓有便利的能源、交通條件。有鄰近攀鋼、昆鋼的原材料就近供應優勢,有鄰近成都汽車生產基地、綿陽電子整機生產基地和重慶摩托車電機生產基地的就近配套優勢。還有有鄰近電子科大、西南應用磁學研究所的產、學、研結合優勢和宜賓職業技術學院磁性材料專業的人才培養優勢,具備磁電產業快速發展的基本條件。”
目前,宜賓正在大力發展創新型宜賓,宜賓市“十二五”科學技術發展規劃表明,以磁電、紡織等新材料產業是宜賓實施“六個一科技工程”基礎。宜賓市臨港經濟開發區經貿科技局局長胡明鏡表示,目前宜賓還缺少以高性能磁性材料及元器件產業為龍頭的磁電產業集群,在建的磁電產業園能優化宜賓工業發展格局,推動宜賓產業經濟高效快速穩健發展。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