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躋身移動電商第一軍團 支撐發展“IT第四極”
移動電子商務領域的快速發展正在全面沖擊和改變傳統的商業模式。而位處西部的成都經過精心布局,在移動電商領域已經躋身國內“第一軍團”,成為國內移動電商版圖中核心重鎮之一。
此前根據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專業研究機構艾瑞咨詢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成都移動電子商務“憑借首創的‘支付+平臺’模式已經躋身全國移動電子商務第一集團軍”。移動電商產業的迅猛突進進一步夯實和支撐了成都“IT第四極”的發展根基。
從電商到移動電商
“成都的移動支付在兩年內增長了18.5倍。”作為成都市移動電子商務產業構建的參與者,成都市商務局電子商務處處長彭軍表示成都的移動電商已經處于高速發展階段。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5月,基于中國銀聯手機支付平臺的成都用戶就已經達到400萬戶,移動支付交易額達到50億元。這是兩年前中國移動電子商務示范基地落戶成都時交易額的18.5倍。而這一數據還在被飛速刷新。
從電子商務產業到移動電商產業,成都的發展勢頭一直領軍全國中西部城市。
據悉,成都市將電子商務納入全市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強力推進。通過抓規劃引領、政策支撐,平臺集聚、應用推廣,促進了快速發展。2011年成都成為中國首批國家電(行情 專區)子商務示范城市。到2012年成都電子商務應用企業已經超過8000家,交易額突破3500億元。2013年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了5500億元,其中網絡銷售的交易額已占社會消費商品零售總額相當比重。
在成都電子商務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基于移動電子商務產業的巨大潛力,成都也開始全面搶占移動電商產業高地。
“在電子商務領域成都實施的是‘跟隨戰略’,而在移動電商產業上,我們實施的是‘超越戰略’。”成都市商務局副局長張金泉表示,“未來五年,國內的移動電商產業勢力格局將基本確定,成都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建立起自身的發展優勢。”
正是基于此,成都市搶占發展先機,將移動電子商務納入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優先發展。先后建立了中國銀聯移動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和電子票據創業業務中心,并集聚了一批移動電子商務骨干企業,構建了移動支付、結算平臺、移動交易服務平臺,開發性金融IC卡等多應用平臺,以及公共支付管理服務平臺。目前成都已經初步形成了以基礎電信運營商和金融機構融合發展為基礎、以內容提供商和專業服務商整合創新為主體的移動電子商務全產業鏈聯動發展模式。
在艾瑞咨詢集團總裁楊偉慶看來,成都在移動電商領域實施的“支付+平臺”模式協同了各方力量,探索了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新路徑。
發力“移動支付”
作為國內移動互聯網技術研發和應用的西部重鎮,成都在移動電商產業上有著自己的發展思路。
在張金泉看來,在“平臺+支付”的模式下,成都移動電商帶來的支付和服務模式的轉變在居民本地生活服務方面具有很強的優勢,同時也是未來成都移動電商發展的一個重點。
“移動支付是移動電子商務時代的新引擎。”中國銀聯四川分公司副總經理曹世勇表示,隨著手機智能化程度的不斷提高,3G網絡的普及以及未來4G網絡的發展、支付的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移動支付方式是決定移動電子商務成功的關鍵因素。而成都很早就確定了將移動支付作為打造移動電子商務產業的引擎,推動全市電子商務產業整體發展的發展策略。
2012年5月,成都率先在全國實現了金融IC卡在地鐵行業的應用,并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金融IC卡受理市場。中國人民銀行(行情 專區)成都分行副行長李鈾表示,在金融IC卡發展的基礎上,成都又推出了全國首款可實現公交、出租、地鐵和購物等行業全面應用的手機支付產品。這個名為“銀聯手機蓉城卡”的產品創新性地將建行蓉城卡與手機數據存儲卡合二為一。成都市民用手機不僅可以隨時辦理在線轉載、查詢、電子現金圈存等金融IC卡的常規業務,還可以在成都地鐵1、2號線,二環路高架快速公交(BRT)和市區1.2萬輛出租車實現“閃付”(QUICK PASS)乘車。同時,在帶有“閃付”標識的超市、藥店等全國超過130萬臺的銀聯“閃付”終端實現快速支付。
“這款產品的推出,表明成都在推動移動電子商務服務民生的領域已邁出堅實的一步。”清華大學教授、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專家柴躍廷表示,在金融移動支付領域,成都已經成為國內行業應用中的排頭兵。
而在彭軍看來,這只是成都開啟“移動支付時代”的開始。據介紹,成都市正在逐步面向移動領域開放全市的公共服務和政務服務資源。移動支付將逐步與交通、商務、社保、教育、醫療、交管、工商、金融等社會公共服務和政務服務相結合。
李明?。?/b>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