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彭場鎮探秘 小鎮竟成全球無紡布產業龍頭
政府要當“穿針引線”的能手
市場經濟中,有人主張政府“無為”,一切讓市場說了算;有人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政府應該強勢介入,引導市場;更多的人則主張政府尊重市場,因勢利導。
仙桃市委書記馮云喬顯然屬于后者。“河有源頭水才清。企業乘勢而上需要政府持續給力;企業爬坡過坎更需要我們添柴加薪。我們不能硬來,但在確定大目標大方向后,就要堅定不移地去努力幫助、引導企業往前走。”
“區域經濟,政府不在關鍵時期予以引導,有的可能就會衰落。”回顧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彭場的無紡產業發展,胡先平感慨,這幾年,可以用“花盡心思、步步艱辛”來形容。
“大家都看到了問題,但是勸他們升級改造,卻鮮有人動。”市經信委主任張體強說,“錢是老板們自己的,不可能政府希望他怎么投他就怎么投。多數老板更愿意把資金投到錢來得更快更多的房地產和典當行上去。”
如果不及時調整,再過兩年,彭場無紡布產業規模可能萎縮!2011年,仙桃市委、市政府調整了思路,實行引“狼”戰略,把眼睛投向省外。
“那段時間,我們‘上躥下跳’。”周保平形容。他說的“上”是指中國紡織業協會,“下”是說各個企業。
“恒天嘉華”便是“上躥下跳”的結晶。
“恒天是中國紡織業協會推薦來仙桃的。摸清恒天意向后,我們把本地企業排了隊,經分析,認為老付和鄧連華可能性很大。”周保平回憶,“老付是頭羊,無需多說。對鄧連華,我多叮囑了幾句,叫他備好資料、積極互動。鄧連華是大學學歷,腦子活,有升級的想法,正需要借力。最終他抓住了機會。”
吸取多數老板“危而不改”的教訓,仙桃決定從2013年開始,由政府出錢組織各種活動開拓大家的眼界。
“對比了很多辦法,講課、參觀、請進來、走出去……發現還是實地參觀最有效,雖然最花錢。”周保平介紹,“苦口婆心講形勢多少遍,不如組織大家到廣東、浙江的同類企業參觀一次。回來以后,不見得馬上改,但知道了無紡布原來還可以這樣做,開拓了思路。彭場的老板們有實力、懂路數,一旦想通了要改,快得很。”
至于幫助融資、留搶勞動力、培訓工人、協調供電、協調用地、引進人才,對于仙桃市委、市政府來說,都是常規動作。“無紡布是仙桃的支柱產業之一。在轉型關鍵期,我們一定要抓緊平臺建設,加快引導推動無紡布產業產品、技術、區域、組織等四方面的調整,著力解決無紡布產業技術含量不高、創新和市場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在國際國內市場開拓、技術研發、電子商務等方面加大投入,全力支持無紡布產業做大做強,力爭到2015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過300億元。”馮云喬提出。“我們根據調查,遴選出眼下發展最緊迫的兩個平臺。”周保平介紹,“一是建設無紡布織造展示交易中心,二是無紡布國際高峰論壇。”“兩個都是仙桃無紡提檔升級的有效手段,辦起來都不容易,我們只有砥礪前行。”胡先平給大家,也給自己鼓勁。
二代生力軍茁壯成長
“二代不愿意接班”曾攪得溫州老板們心煩意亂。有意思的是,經歷了父輩的艱苦創業,新一代仙桃無紡布人對該產業都信心滿滿,陸續接班。
1976年出生的付瑋峰是仙桃富實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付元早之子,同時也是富士達公司的總經理。與父親相比,付瑋峰的心更“野”,膽量更大。他在武漢建立東方遠景國際貿易公司,并在美、英等國注冊,獲得了CED、FDA、PVPE等國際市場準入證。
無獨有偶。2006年,機電專業畢業的劉菁回到家鄉彭場,和父親聯手創辦湖北羽林防護用品公司。2010年起,劉菁正式接手羽林,讓企業迅速成為國內最大紙口罩企業,產量占到全國50%,出口量占到全國同類產品40%。
如今,新發、宏祥、康城等無紡布二代經營者正在成長。他們中,絕大多數學計算機、外貿、財會、設備檢修等,且有海外留學背景。他們的回歸加盟,已成為仙桃無紡下一輪浪潮的生力軍,也是仙桃市委、市政府讓無紡名城越做越大的信心源之一。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