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裝備制造業向萬億進軍
為了實現培育產業國際競爭力這個目標,天津工業將實施大產業工程,裝備制造業年內將成為首個萬億產業,石油化工產業將達到5000億元。今年,八大優勢支柱產業的產值將達到2.3萬億元,對全市工業增長貢獻率達90%以上。
天津城區
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2011年,天津市八大優勢支柱產業的產值規模達到了18881.52億元,占全市工業的比重達到90.5%,增長29%,凈增4245億元,對全市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90.1%;形成了裝備制造業這個過8000億元產業、石油化工接近4000億元產業以及電子信息、輕紡工業兩個過2500億元產業。八大優勢支柱產業實現利稅2482.98億元,增長41.6%,占全市工業的89.4%。
裝備制造業繼續保持第一大支柱產業地位,北車、南車當年開工當年投產,使天津成為中國重要的高鐵、動車、輕軌、地鐵全系列機車生產基地。長城汽車一期建成,轎車生產能力達到200萬輛。造修船基地加快推進,已初步具備建造30萬噸級和50萬噸級世界最大載重船舶能力。2011年,天津裝備制造業產值規模達到了8256.27億元,占全市工業的39.6%,同比增長23%,對全市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32.8%。今年,裝備制造業將在汽車制造、軌道交通、工程機械、農機裝備、造修船等方面壯大規模,鞏固水電、核電、風電、超高壓輸變電優勢,裝備制造業將成為天津市首個超萬億元產業。
石油化工產業按照集約、節約、低碳、綠色的發展規模,全力推進南港石化產業基地建設,著力完善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精細化工、能量綜合利用四條循環經濟產業鏈,延伸30條產品鏈,加快原油、煉油、乙烯等一批龍頭項目建設,2011年規模達到3894.8億元,增長30.9%,占全市工業的18.7%。今年石油化工產業要重點推進中俄1300萬噸煉油、中沙石化24萬噸聚碳酸酯、普利司通年產300萬條新型節能子午線輪胎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加快南港輕紡工業園建設,發展配套、延伸產業鏈。全年原油產量達到4000萬噸,煉油1000萬噸,乙烯150萬噸,PVC180萬噸。
電子信息產業2011年實現產值2612.5億元,增長34.7%,比上年同期提高18個百分點,增速達到“十一五”以來的最好水平。今年,本市電子信息產業要加快產業升級,充分發揮在手機、顯示器產業的制造優勢,重點引進手機芯片、觸屏面板等配套企業,形成完整產業鏈;加快推進物聯網、云計算、云安全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智能網絡芯片、傳感器器件、RFID、網絡安全等產品,發展移動支付平臺、云計算平臺等云計算服務產業。
輕紡工業2011年實現產值2523.01億元,增長39.3%。另外,航空航天產業增長33.8%,高于全市工業平均水平4.6個百分點;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增長34.8%,高于全市工業平均水平5.6個百分點;生物醫藥產業增長28.9%,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為了配合大產業工程,天津市今年還將啟動大基地、大項目、大集團、大品牌工程,將做大做強航空、汽車、電子信息、石油化工、資源綜合利用5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做精做高國家動漫產業綜合示范園,重點打造南港石油化工、臨港裝備制造、空港航空航天產業、濱海新區新能源4個產業聚集區,實現項目集中園區、產業集群發展、資源節約利用、功能集成建設;將在目前已經竣工和正在實施項目1.39萬億元基礎上,“十二五”后幾年再引進1.1萬億元的項目,累計投資將達到2.5萬億元;將打造一批千億集團,2012年千億集團達到5家,不斷增強集團的實力和競爭力,使之成為行業龍頭和排頭兵,另打造百億集團35家、十億集團超過300家,拉動天津經濟快速增長。
2024年,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334862萬千瓦,同比...[詳細]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