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依托產業集聚發展打造三大世界級產業基地
近年來,在經濟全球化和競爭一體化的推動下,市場競爭不斷升級,企業間的競爭不再僅僅局限于企業個體間的競爭,而是轉變成以龍頭企業為首的產業鏈間的競爭。而這恰恰是長春工業經濟經過摸索后確定的發展思路。
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到,無論是打造汽車產業、軌道客車和農產品加工三大世界級產業基地,還是依托各開發區發展特色園區,長春工業用事實說明,打造產業集群,促進產業集約發展是必經之路。
圍繞開發區轉型升級和特色產業園區建設,長春將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開展招商選資引智,注重高端高質項目引進,推進工業經濟向集聚、集群、集約方向發展。
為此,市工信局將實施促集聚“三大”攻堅,堅定不移地促進產業布局調整。
一是實施興隆綜保區封關運行攻堅,成立興隆綜合保稅區工作機構,建立完善工作推進機制,加大工作推進力度,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取省里支持,出臺具體政策,優化功能布局、空間布局,注重輻射帶動作用,注重生產性服務業的支撐。重點推動國基電子、星宇網絡、長春冠銘等10戶企業入區發展,確保實現“一年封關運行、三年粗具規模”的工作目標。
二是實施企業“退城進區”攻堅。自2008年實施企業退城進區工作以來,通過政策引導、廣泛動員,長春市已推動104戶企業實施了退城進區,推動了產業集聚、特色園區建設和發展。今年,市工信局將通過完善政策措施,制定工作規劃、目標和時間進度,建立工作推進機制,重點推進三鼎變壓器、發電設備、新金享冷彎等退城進區企業項目建設步伐,加快長東北先進裝備制造園建設。重點組織大成金寶特、金大股份、東亞光學等企業有序退城、擴能升級,全面完成“退城進區”的階段性任務。
三是實施土地資源集約利用攻堅。按照國務院批復的長春城市總體規劃要求,統籌安排工業用地指標,集約利用土地資源,提高工業用地投資強度,處理好規模、結構、質量和效益的關系,對汽車及零部件、軌道客車和裝備制造、農產品加工三大優勢產業升級項目和先進制造、光電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項目,優先保障用地需求,工業用地供應向開發區和工業園區集中,促進產業集聚,資源集約利用,推動區域企業共同進步。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