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食品產業使吉水譽滿全國
日前,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迎來喜人消息,該縣喜獲“全國工業食品強縣”殊榮,金田糧油集團同時被授予“全國食品優秀龍頭企業”。這是近年來該縣依托豐富的資源優勢和雄厚的產業基礎,通過促進資源整合、轉變經營模式、實施品牌戰略等舉措,強抓綠色食品工業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依托豐富的糧食和禽類種養資源,該縣在八都鎮規劃建設了“省級食品特色工業園”,吸引了60余家集種養、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糧油加工、板鴨加工以及小食品加工企業落戶。為促進資源的有效配置,該縣將綠色食品產業列入全縣六大工業主導產業之一,制定了綠色食品產業整合方案,對全縣不具備食品安全生產條件、產品質量指標不達標、資源浪費、效益低下、污染嚴重的小食品加工企業進行了清理和依法關閉。同時,整合金田米業、金泰米業等3家企業在城西工業園組建總投資1.6億元的江西金田糧油集團,引進了6條全省最先進的精制米生產線,年加工稻谷20萬噸,成為全省糧食加工能力最大的企業之一;整合昌知、昌盛、華昌、如意等6家板鴨加工廠組建八都板鴨有限公司,新上屠宰、自動脫毛、烘干線全線生產,年加工板鴨400萬只以上,成為全省板鴨加工業的“航母”。目前,全縣現有市以上綠色食品加工龍頭企業24家,總資產額達11.7億元,年銷售收入為22.69億元,其中省級龍頭企業5家。
按照“以農業產業化推進工業化,以工業化帶動農業產業化”的思路,該縣轉變以往“一家一戶”經營模式,采取“公司+ 基地 +農戶”一體化的經營模式,圍繞“水稻—優質大米”、“油菜籽、花生、谷殼—植物油”、“鴨—板鴨制品”、“水果、蔬菜—果凍、蔬菜布丁”、“紅高粱—高粱酒”五大產業鏈條,依托農業龍頭企業,通過定單、賒銷、合作社等方式帶動農戶發展種養業,推廣優良品種,促進農戶轉變種養方式,調整種養結構,為綠色食品加工企業提供取之不盡的資源。目前,通過轉變發展經營模式,年帶動基地種植各類農作物35萬畝,禽類養殖1400余萬羽,基地農戶 1.2 萬多戶,農戶增收7200余萬元,八都優質稻、醪橋土雞、雙村紅毛鴨、文峰白鵝等一批批特色產業基地相繼涌現。
該縣還大力實施品牌戰略,以培育名牌、名品、名企為目標,開展質量認證,完善標準體系,狠抓產品質量,推動食品加工水平全面提升。同時,縣里每年安排100萬元農業產業化資金對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進行獎補和扶持,并派出科技特派員為企業改善生產、開展研發、創牌揚名提供全程指導,引導企業嚴格綠色食品加工標準,努力打造名牌產品。僅去年,全縣取得“綠色食品”認證6個、有機產品認證1個、無公害農產品2個,江西省著名商標6個。
目前,全縣綠色食品工業形成了企業規模集團化、產供銷一體化、經營規范化、市場拓展網絡化、產品質量高檔化、產業集群化的發展格局。2011年,全縣綠色食品加工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8.2億元,同比增長33.9%;實現利稅1.27億元,同比增長51.6%;綠色食品工業從業和帶動就業5000余人,同比增長24 %。綠色食品工業的快速增長,已成為吉水縣經濟新的增長點,有力地帶動了縣域經濟全面協調持續發展,成就綠色食品工業發展典范城市。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中硼硅玻璃是硼硅玻璃的一種細分產品,其各項性能處...[詳細]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