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群遍地開花為山西經濟帶來無限活力
2011年,山西省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步伐,縣域經濟對陜西省的貢獻率不斷提高。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據統計,2011年,全省縣域地區生產總值占到全省生產總值的59.58%,財政收入占到全省的50.71%,分別比上年提高了3.3個百分點和0.12個百分點。
加快縣域經濟發展重大戰略實施一年來,各地不僅相關經濟指標出現喜人變化,而且在發展理念和工作思路上煥發出更新的面貌。各級各部門已把縣域經濟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加以謀劃,將縣域經濟發展擺在轉型跨越發展的全局之中統籌推進。太原市堅持項目帶動、產業富民、工業強縣、城鎮輻射,努力培育拉動縣域經濟的載體;晉城市根據各縣產業基礎和自然條件,分別確定了主體功能區定位,實行錯位發展,培育產業集群。
通過農業現代化、工業新型化、特色城鎮化“三化一體”的發展路徑,各地均推出了具體有效的推進措施,并且亮點頻顯。忻州市大力發展“一村一品”“一縣一業”,著力推進縣域農業主導產業。當地黃河、汾河、滹沱河優質特色小雜糧生產區和忻定盆地高效農業生產區經過一年建設已初具規模。工礦為主的陽泉市積極推進工業園區化,著力優化產業布局。大同市則以文化旅游產業為龍頭,帶動商業中心和高中端酒店等服務產業發展。
在擴權強縣方面,各市和試點縣兩級都成立了專門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程序簡化,流程優化,相關政策日趨具體化,更具操作性。擴權強縣帶來最直接效果就是縣域招商引資更加靈活高效,民營經濟活力迸發。通過組團招商、駐點招商、代理招商創新方式,各地項目簽約率、落地率、開工率都有了新的提高。同時,民營經濟活力因此更為活躍,各地采取與銀行聯手、成立民間商會、擔保公司等方式積極支持非公經濟發展,民營企業已經成為發展縣域經濟的一支重要力量。
從政策層面看,縣域經濟發展的環境更加寬松。山西省制定出臺了對縣域經濟發展具有激勵性的考核評價辦法,各市則普遍設立了專門領導機構,各級黨委、政府在加快縣域經濟中的第一推動作用得以充分發揮,推動山西經濟飛速增長。
李明?。?/b>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