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寧三大信用聯盟引領企業“抱團”發展
“三大信用聯盟”為三農經濟搭起強有力的信用載體
為構建完善農村金融體系,我國不斷摸索尚處于初級階段的合作金融模式,為農村建設尋求一條投資新途徑。合作金融的優勢在于機會與風險共擔,同時,具有整合的價值。如何探索走出一條具有特色的合作金融之路,山東省農信社的“三大信用聯盟”模式,給到了我們一定的啟示,即合作金融在實施過程中,重要在于細分層次、整合資源以及長效機制。
五月的魯西南綠意盎然,一望無垠的小麥頭頂著沉甸甸的麥穗預示著豐收的景象。山東濟寧當地農信社積極營造良好融資環境,創新推出了“三大信用聯盟”貸款模式,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發展搭起強有力的信用載體,引導農民、個體工商戶以及中小企業“抱團”發展,合力“劃槳”推動“三農”大船破浪前行。
農戶信用聯盟:
“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萬”
“以前,一提到貸款我總覺得離我非常遙遠,自從有了‘農戶信用聯盟’貸款后,它把我們村里的致富能人和有致富需求但缺乏資金的鄉親們聚集在一起,大伙相互溝通,相互信任,共同探討發家致富的經驗,讓人感到踏實,充滿了希望。”濟寧市中區安居鎮二里半村村民劉相齊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
二里半村是一個不足千人的小村莊,除種地外,村子還有從事豆芽培育、糧食收購、加工以及小雜糧銷售的傳統產業,但由于受經營資金的限制,一直沒有做強做大。去年年初,當安居鎮信用社評級授信隊伍敲鑼打鼓的來到二里半村時,不僅打破了這個小村莊的寧靜,更是為二里半村村民發家致富架起了騰飛的“踏板”。
“剛開始村民們對‘聯盟’的概念很陌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我們經過引導和介紹消除了他們的疑惑,都紛紛表示愿意組建聯盟。”安居鎮信用社主任季長玲說。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2011年9月,由54戶村民組成的“安居鎮二里半村農戶信用聯盟”正式成立,安居鎮信用社根據農戶經營規模、資產狀況、資金需求、信用等級等“因戶而異”的為農戶評定了從3萬元到80萬元不等的信用授信,對所有會員均核發貸款證,授信期限為2年,共計授信530萬元,并且給予比一般農戶貸款利率優惠20%。
前瞻網了解到,“農戶信用聯盟”是山東農信社在信用工程建設基礎上開展的貸款營銷,只要農戶達到“信用戶”標準,均可向本村“農戶信用聯盟理事會”提出入會申請,由兩名會員擔保即可加入聯盟。由于同村村民間情況相互了解,加之聯盟具有互保性,因此確保了入會成員準入的謹慎性,借力發力,既提高了聯盟自身的管理能力,又降低了信用社的調查難度,同時簡化了農戶貸款審批流程,化解了擔保難題,形成了“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萬”的效果,使小額農戶貸款由“零售”向“批發”轉變。
商戶信用聯盟:
“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連”
濟寧市市中區紡織品批發市場始建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是周邊地區最早的紡織類產品批發市場,目前有商戶400余戶。在圣泰農村合作銀行的引導下,該紡織批發市場120戶商戶自愿組建成立了“紡織品批發市場信用聯盟”,授信余額突破2000萬元。
52歲的鞏向福,是該信用聯盟的副會長,從事紡織品批發行業近30年,對流動資金的需求額度大,旺季甚至能夠達到數百萬元。雖然憑借多年的市場經驗,鞏向福對紡織品市場有充分的預測和把握,但當商機來臨時,他依然無法從銀行獲取大額資金支持,原因就是沒有充分的擔保條件,只能坐失商機。
“自從有了‘商戶信用聯盟’貸款后,授信額度一下子從過去的5萬元提高到50萬元,而且貸款方便多了,只要在聯盟協議書上簽字就行,拿著貸款證在兩年之內隨用隨貸,以后再也不用為資金發愁了。”鞏向福說。
據圣泰合行風險管理部經理于水明介紹,該信用聯盟理事會成員共9人,聯盟理事會每月都組織召開一次會員例會,對貸款使用情況、貸款到期、利息支付情況進行匯報說明,合行客戶經理則可以對貸款用途是否合規、資金流向有無異常等情況進行貸后檢查管理,及時傳達行內相關政策、新產品推廣等信息,為市場商戶間的交流溝通搭建起一個有利的平臺,促進了合作共贏。
“以前,同行是冤家,大家互相壓價,各自為營,導致市場混亂,到頭來吃虧的還是我們自己。現在信用聯盟把我們聯系在一起,不僅市場規范起來了,更是將商戶們的心連起來了。”鞏向福高興地說。
“商戶信用聯盟”在給商戶解決貸款擔保難的基礎上,也更好地促進了農村信用社各項工作的開展。前瞻網了解到,截至目前,該聯盟在圣泰合行日均存款達到1000萬元,安裝POS機82臺,開通網上銀行120戶,實現各項業務“打捆營銷”全面發展。
中小企業信用聯盟:
“十雙筷子,牢牢抱成團”
一排排整齊的廠房,一筐筐鮮綠的蔬菜,隆隆作響的烘干車間。透過明亮的車間玻璃,我們看到工人們身著潔白“密封裝”,儼然像一個個全副武裝的宇航員,在有章有序的進行流水作業。
在位于兗州市漕河鎮的山東兗州福水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福水熱情地接待了我們,談到“中小企業信用聯盟”,張福水連聲夸“好”。他說,企業能發展這么大,信用社有一半功勞,企業從小發展到大,信用社從來沒有給他斷過資金“鏈子”。“企業不斷發展,資金需求也越來越大,關鍵時刻還是信用社的聯盟貸款解決了我的燃眉之急,而且這一‘聯盟’不僅幫助了我,還解決了整個鎮上的小企業的融資問題。”
據前瞻網了解,漕河鎮的中小企業信用聯盟,由當地10家中小企業自愿組成,兗州聯社風險管理部經理袁東生介紹說:“考慮到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弱的情況,在組建聯盟時,我們有意識引導不同行業的小企業進行聯盟,目的是有效化解行業風險。”
近年來,山東農信社本著“放水養魚”的原則,從中小企業長遠利益出發,為中小企業發展營造良好融資環境。“中小企業信用聯盟”實施以來,有效地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擔保難的棘手問題,并在利率定價上給予適當優惠,從根本上解決了企業發展難題,使大量中小企業“抱團”發展,擴大產業發展規模,既提高了產業的整體競爭力,也促進了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大幅提升。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和算法的不斷發展,無人駕駛物流...[詳細]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