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前瞻網>區域經濟>產業集群>全國主要地區產業集群
威海船舶及零部件制造產業集群
威海經區以“兩區”建設為抓手,科學規劃,整合岸線資源,延伸產業鏈條,推進船舶工業集群發展。全區共有造船及配套企業112家,其中整船生產企業4家,規模以上企業26家,其中銷售收入過億元企業10家。主要從事多用途船、散裝船、汽車運輸船、海洋工程船、油輪、工程船等多種整船制造和船段、焊接器材、電機膨脹節、防火板、衛生單元、通風管等配套產品的生產與銷售。2010年整船完工量達到118萬載重噸,船段加工量達到23萬噸,船舶工業實現銷售收入116億元,同比增長42.6%。
一、整船制造企業“扎堆”爭強
造船業作為威海經區最具優勢的產業,在經區管委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持下,四大船廠集群發展,快速膨脹,成為區域工業經濟發展的“龍頭”。總投資24億元的新船重工,以“打造全省總裝造船生產基地”為目標,按照現代造船管理模式要求,圍繞“造船總裝化、服務社會化、配套本土化”三大戰略,加快規模膨脹。三進船業經過4次增資,已發展到總投資11700萬美元,成為擁有8個加工廠,集設計、研發、加工、總裝和配套生產一體化的現代化造船企業。東海船舶不斷完善廠區內基礎設施,更新改造相關設備,修造船能力不斷提高,已從修船為主轉向造船為主,重點開發生產5000噸級成品油輪和6650噸散貨船。新泰源船業也開足馬力,由加工船段轉向制造整船。
二、配套協作企業“牽手”跟進
為破解配套難問題,加快實現造船企業配套本地化,經區管委在扶持整船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主動當好“紅娘”,推進上下游企業“聯姻”,建立產業聯盟,延伸產業鏈條。成功引進濟鋼啟躍船材、伊薩焊接等60多家船舶配套企業和日陽化工、海派爾游艇等9家游艇制造及配套企業。同時,引導崮山船舶工業園內的農村、企業利用閑置資源或自建工業園等形式,主動與四大船舶企業對接,僅崮山鎮各村就新建皂埠船舶修造、東港船舶配件等15個配套項目。目前,全區船舶配套企業涵蓋了鋼板預處理、焊絲焊材、衛生單元、防火板、船艙蓋、鋼舾裝、管舾裝、下水服務等環節的100多個產品,本地配套率達到15%以上。
三、搭建創新平臺“同心”前行
以創新載體建設為抓手,搭建科技孵化、產業服務、研發合作、標準品牌及人才資源等創新平臺,為船舶工業發展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撐。一是引進了船舶設計機構。威海德他馬林船舶設計有限公司,早在2006年就入住經區,已為山東、天津等多家船舶企業提供船舶設計服務,年船舶設計收入超過600萬元。二是引進了船舶認證機構。今年6月,中國船級社威海檢驗處落戶經區,威海及周邊地區船舶制造企業從此有了研發、設計、制造、監理、運營的平臺。三是引進了船臺服務機構。山東昌林船舶氣囊與靠球技術研究中心自主研發的高承載力氣囊上下水船臺技術,已為省內外等多家造船企業提供服務。四是搭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總投資500萬元威海金錨船舶技術服務公司主要為船舶及配套企業提供船舶制造、維修的設計及技術咨詢培訓,提供船用材料、船用設備的檢驗檢測等公共技術服務。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