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市場外冷內熱 龍頭房企掀搶地潮
隨著樓市回暖,近期各大房企紛紛開始斥資拿地。“對于公司來說,還是想拿地的,尤其是優質地塊。”某龍頭房企內部高層人士表示,“但如果土地總價過高,一般公司是不予考慮的”。
實際上,據前瞻網記者獲悉,整體來看,房地產行業資金鏈仍偏緊,部分知名房企今年明顯要比去年好一些。因此,只要是總價不高且符合公司發展戰略的優質地塊,企業拿地毫不手軟。
“預計下半年房企拿地的步伐會加快。”專家表示,這個時候土地市場外冷內熱,是拿地的好時機。
圈地不手軟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7月至今,萬科、龍湖、中海以及保利這4大房企拿地19次,總計拿地支出金額高達201.6億元,占年內這四家標桿房企總拿地金額463.3億元的43.5%。
其中,萬科分別在杭州、重慶、寧波、成都、杭州青島以及上海等地拿下多宗地塊,支付土地款高達66.3億元,且幾乎均以底價成交。此外,就在拿下虹橋北片區11號地塊的前一天,即7月31日,萬科在一天時間內分別在杭州、成都兩地跑馬圈地,共計斥資18.67億元。這意味著在短短2天時間內萬科拿地花費了近40億元。
而龍湖地產在土地市場上的動作更是搶眼。7月16日,龍湖地產以總價26.24億競得福建晉江G2012-13至18地塊;7月26日,經過395次競價,龍湖地產以16.5億元在大連拿下一塊住宅用地,樓面價8767.3元/平方米米溢價超2億元;8月6日,龍湖地產以總價42億元底價競得重慶北部新區四宗地塊,總面積88萬平方米。龍湖這三次拿地支出總和接近85億元。
與萬科和龍湖7月以來的拿地勢頭相比,中海可能略顯不足,但中海7月一舉拿下天津師范大學八里臺校區地塊,刷新了天津單價地王的記錄。據悉,該項目起始價22.3億元,折合樓面底價9780元/平方米。5家企業競逐,經過78輪競價,中海地產以29.7億元報價勝出,折合樓面價13026元/平方米,溢價率33%。
除此之外,保利地產雖然整個7月在北京無任何收獲,但也以20.7億元分別在包頭和濟南斬獲土地。
值得注意的是,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表示,隨著銷售的持續向好,房企的預期發生轉變,開始加速儲備土地。從拿地規模來說,在19宗拿地交易中,有10宗規模在10億元以上,在目前各個地方政府加推優質地塊的背景下,龍頭房企實力雄厚,不失為擴張之機。
下半年或掀搶地熱潮
“預計下半年房企會加快拿地步伐。”專家表示,一方面因為成交量持續回升,開發企業有一些富裕資金;另外一個方面則是成交量持續回升3-6個月后,整個市場基本面會趨好一些,市場基本面預期趨好之后,開發企業拿地則是必然的。
“下半年,只要是優質項目且符合公司戰略發展的土地,公司會考慮拿地。”路勁地產執行董事及副行政總裁汪浩透露,公司正在關注北京土地市場的住宅用地。
事實上,某房企高層透露,對于北京的土地,不少房企都非常關注。因此一些優質地塊面世的時候,多家實力強勁的房企都在競爭,比如說萬柳地塊,但最終要看哪一家房企能夠承受得住資金、成本包括市場等各種考驗。否則,頭腦發熱后盲目出擊土地市場的結果是很可能導致利潤縮水,甚至虧本而拖累企業。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萬科在其中期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截至6月底,萬科持有現金470.1億元,為把握未來市場機會創造了良好條件。萬科董秘譚華杰向媒體表示,二季度土地市場成交局部活躍,但整體仍未放量。他預計,下半年各地將加大供地力度,土地供應規模將超過上半年。
對此,有業內人士稱,下半年各地如果加大土地供應力度,那么對于萬科這樣資金較為充裕的房企來說,土地市場的確有不少機會可以靈活把握。
不過,對于中小房企來說,或許會錯過擴張的時機,畢竟活下來已經實屬不易。
據渣打銀行近期針對30家房企所作的調查顯示,16家受訪者稱未來6個月不會買更多的地,有26家開發商稱多次在政府土地拍賣中受挫,有16家受訪者稱見到大型的、資金充裕的開發商從處境艱難的小型開發商手中買地。這意味規模較小的開發商現金仍比較緊張。
“其實,即使是大型開發商拿地也比較謹慎,像金地地產整個上半年一塊也沒拿過,主要還是企業自身量力而行。”上述房企高層如是表示。
對此,專家也表示,預計未來土地市場會不乏優質地塊出現,部分上半年緩拿地的房企有可能在下半年的傳統拿地季節入場。但在調控風險可能加劇的情況下,企業會相對十分謹慎理性。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