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市場升溫 萬科龍湖豪擲逾百億拿地
土地市場升溫
盡管國家調控政策依然嚴緊,但受房市回暖,房企資金改善影響,各大企業正開始奮力拿地。繼9月5日擊敗中海,以13.65億元拿下廣州一“巨無霸”地塊后,昨日,龍頭房企萬科又“豪擲”33.06億拿下合肥廬陽區775畝超大連體地塊。據前瞻網記者統計,自7月以來,萬科在土地市場上的投入已超過110億元。
除萬科外,華潤、中海、保利、綠地、龍湖等龍頭房企也于近期屢屢在土地市場上“出手”,大有集體抄底土地市場之勢。與此同時,地方政府也掀起一輪供地“洪峰”,據相關機構統計,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8月推地的面積超過800萬平方米,環比增長30%。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目前樓市成交逐漸回暖,在項目去化率提高、資金鏈轉好的同時,趁機抄底土地市場,提前‘鎖定’成本優勢,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未來的競爭格局。”
房企“興奮點”上移
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149家上市房企在6月末持有貨幣資金2793.37億元,與年初相比增加17.14%。2012年上半年,整個房地產行業加速去庫存后回籠了大量的資金,同時國家信貸政策也有所放松,手握大量現金的龍頭房企開始“出手”。8月,萬科、龍湖、中海、金地四家大型房企拿地金額合計121.44億,環比7月上漲了4.85%。
9月6日,經過120輪競價,萬科以33.06億元的總價成功拿下合肥廬陽區775畝超大連體地塊,而其擊敗的是已在合肥“深耕”多年的保利與中海。這是萬科時隔三個多月后,在合肥再度出手拿下的第二塊地,也是合肥的第五塊地。
近日,萬科發布公告稱,自今年7月份銷售簡報披露以來公司新增加項目8個,需支付地價款合計為36.14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萬科7月剛剛新增加6個項目,萬科為此支付30.19億元。加上9月初在廣州及合肥的兩次拿地,自7月以來,僅萬科一家,在土地市場上的投入已超過110億元。
另據前瞻網記者了解,7~8月,龍湖地產“豪擲”約112億在杭州、無錫、重慶、晉江、大連等5個城市拿地160萬平方米,超過上半年拿地金額的兩倍。
除萬科、龍湖外,其他標桿房企顯然也“不甘示弱”。近一個月內,華潤置地耗資數十億元至少三次拿地;在上半年未增加任何土地儲備的金地集團近期也通過股權收購方式以2.53億元獲取沈陽商住地塊;招商地產在8月底以股權轉讓方式獲得哈爾濱、深圳鹽田地塊。
上海中原市場研究部總監宋會雍認為,目前的市場成交量已經逐漸恢復到樓市最火熱時期的六成,房企的庫存減少、資金鏈改善,現在房企將“興奮點”上移、出手拿地也是順勢而為。
土地市場升溫
進入三季度,為完成全年供地計劃,全國多地出現集中供地現象。例如,上海9月將有26幅經營性用地入市,出讓總面積達97.34萬平方米,創年內新高,這些地塊的起始出讓金總額已經超過百億元。
除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加緊推地外,近期杭州、昆明、合肥、武漢、無錫、溫州、南京等二三線城市也同樣有大規模的推地計劃。其中,武漢市8月24日集中推出36宗地塊;杭州市在8月27日推出占地達456畝的主城區7宗地塊;溫州市近日也一次性推出52宗面積合計為3220畝的凈地,供應力度前所未有。
地方政府密集推地,龍頭房企集體抄底,供需雙方的“默契”表明,樓市博弈已經進入新的階段。
漢宇地產董事總經理施宏叡指出,近日政府頻推優質地塊,主要是出于經濟利益及調控目標驅動,而房企選擇接盤,則房市大環境分不開。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