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遠高于國外 海外奢侈品消費亟待回流
隨著經濟發展,中國正漸漸成為名副其實的奢侈品消費大國。但中國奢侈品消費的“肥水”似乎正在流入“外人田”。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匯豐銀行的一份新報告顯示,盡管中國人繼續在奢侈品消費中占據重要份額,但實際上僅有10%的交易是在中國內地達成的,其他消費往往在香港和澳大利亞等地區進行。
現實是,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奢侈品消費大國。“奢侈品的產生就是由于生產力大幅過剩,滿足了基本的消費需求之后,在品質、檔次和藝術等方面的集中追求和拔高。但目前中國奢侈品消費的動因是炫耀性的,并不是在享受奢侈品所帶來的高品質。”業內人士于果曾表示。
更令人遺憾的是,消費者更傾向于在海外購買奢侈品,也就是說,中國居民對高檔消費品的需求大部分都釋放到了國外市場。有業內人士估計,2011年,中國旅客在海外購買的高檔商品消費達46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近3000億元。
“中國消費者對進口產品的青睞主要有3個原因:第一,國內民族品牌、高檔品牌質量和數量有限,與國外產品相差較大;第二,中國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收入逐步提高,孵化了新一代奢侈品追求者;第三,受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西方國家為了促進消費對本國產品進行了打折和降價處理,中國消費品市場卻平穩發展,價格上缺乏競爭優勢。”業內人士薛勝文說。
之所以舍近求遠,最為直接的原因是,目前國內的奢侈品價格遠遠高于國外。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同歐美及港澳地區比較,中國大陸奢侈品價格通常要高出30%—40%。有專家指出,奢侈品國內外價差是稅費、運營成本和定價策略等多重因素復合作用的結果。
在薛勝文看來,造成海外產品在華價格高于國外的原因,第一,物流以及經銷商轉換成本高。國外品牌在華銷售一般都設有多級代理,代理費用推高了產品價格;第二,國外品牌在國內經營具有相對強的市場壟斷地位,市場定價能力強,商家在國內市場普遍不愿意降價。
這一現象也引起了有關部門的注意。近日,商務部外貿司司長王受文表示,下一步要適度擴大消費品進口,促進進口與國內流通環節的對接,特別是鼓勵國內商業企業發展直購式的銷售平臺來經營國外品牌消費品。
“直購式銷售平臺促使高檔進口產品進入國內市場更加順暢,可引進更多的國外品牌,國內已有的壟斷性品牌有了競爭對手,自然會通過降低價格來贏得銷售業績。消費者可免去差旅費,可轉化為更多的消費。另外,有利于政府擴大消費,促進就業。”薛勝文說。
值得一提的是,也有研究機構認為,導致中國大陸奢侈品價格高企的主要原因是奢侈品進口關稅、增值稅和消費稅較高。但業內人士對通過降低關稅縮小價差的看法并不一致。
“降低進口關稅容易導致國外產品傾銷中國,削弱本土產品的競爭力,不利于本國企業發展。”薛勝文說。重慶科技學院教授彭體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免稅店銷售額的增長及相關產業鏈上各企業盈利的提升,則會帶來工業增加值,增加財政稅收。
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方法可以把海外奢侈品巨額消費拉回國內?薛勝文建議,減輕企業負擔,培育有競爭力的企業,創造公平公正無假的銷售環境。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