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機行業陷產能過剩之憂
對目前挖掘機行業所陷的困境,業內人士表示,這與當前經濟大環境有關,同時也與行業自身產能過剩分不開。
挖掘機行業好比經濟景氣度的晴雨表,它的忙閑,直接反映出固定投資數字的好壞、地方GDP的高低,甚至上市公司報表的盈虧。
最近一段時間,挖掘機行業的低迷在各個環節持續擴散,透過生產商、代理商、租賃商的焦慮,我們看到了經濟下行過程中,曾經瘋狂的挖掘機行業,正在品嘗產能過剩的苦果。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2012年1~8月,國內挖掘機銷售僅81962臺,較去年同比下滑約38%。由于房地產及基礎設施建設放緩,再加上挖掘機市場競爭加劇,挖掘機產業鏈上的租賃商、經銷商、代理商、生產商的處境均不好過。
而現在,各地紛紛出臺龐大的投資計劃,地方投資熱剛剛鳴槍開跑,這對于寒冬中的挖掘機行業,是否能帶來些許溫暖呢?
租賃商已休整多月
在行業里摸爬滾打了近10年的馬林和,頭一回感到自己有些力不從心。
2003年,馬林和便開起了挖掘機,奔波在重慶各地的工地上,不過挖掘機是老板的,他只是一名司機。
馬林和家住重慶北部新區,該區2001年掛牌成立時便被定位為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相關基建和周邊房地產開發火爆,挖土、回填、平場、收尾等工作需要大量的挖掘機。
2005年,馬林和便東拼西湊了5萬元,又向銀行貸款10萬買了一臺挖掘機。機器買回來后馬林和連續大半年都沒休息過,1年半后,刨除日常開銷,15萬元的成本全部回籠。此后,隨著2009年國務院文件明確將重慶北部新區建設成我國內陸開放型經濟示范區,以及2010年該區部分區域又被納入兩江新區后,馬林和又陸續添置了10臺挖掘機。
看中這門生意的大有人在,馬林和說,2010年左右不少資金雄厚的人一次性便購下十幾臺挖掘機。“當時都認為這個行業風險小,幾十噸的挖掘機,一個月起租,4萬5的月租搶著租的人多如牛毛,1年就能收回成本,之后就是純利潤。”
行業的火爆期重慶小伙子李平峰也有幸經歷。“去年我的2臺挖掘機每個月至少有25天能租出去,如果照此計算,今年6月后我就能把成本全部收回來”。
過去一年多時間里,每到月底,李平峰都會準時向銀行還上貸款,信用記錄良好。但眼下這份記錄可能會被迫抹上污點,畢竟他向銀行貸款購買的兩臺挖掘機已整整“休假”了兩個月,何時再開工尚是未知數。
2010年底,李平峰辭去物流公司的工作,將自己的房產抵押給銀行,貸款20萬買了一臺小型挖掘機。后來經朋友介紹,他又抓住廠家促銷的機會,首付2萬買了一臺18萬的挖掘機,那時候的活兒實在多得做不完。
2011年重慶GDP增長16.5%,增速為全國第一,高速發展的背后是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的大范圍鋪開,像李平峰、馬林和這樣的挖掘機租賃商的生意也隨之受益。
“去年的行情確實好,挖掘機每小時的租金從年初的160元漲到180元,不少樓盤要趕工期加速開盤,有時候還要求連續加班,價格也會更高,并且活兒完全不用自己去找。”馬林和說。
不過今年開年以來,馬林和卻不得不四處打聽哪里需要挖掘機,憑著他在業內近10年閱歷所積累的人脈,機器一個月大概能租出去10來天,僅能勉強保證營收平衡;而剛入行不久的李平峰則只能聽天由命,他的挖掘機已經“休息”了整整2個月。
從事挖掘機租賃生意的何鵬程說,前幾年自己只接月租生意,由于房地產、工業園平場等活兒減少,今年上半年他也開始“放低身段”接小時出租生意,此外,月租價格已比以前降低了5%。“之前大手筆購入十幾臺挖掘機的老板更是后悔莫及,不開工,挖掘機和廢鐵無異”。
代理商無奈墊月供
同李平峰們相比,劉飛(化名)更早時候便察覺到了這個市場的“寒意”。
劉飛自2005年便開始代理日本小松挖掘機,現在是小松的某省總代理商。“目前看來,今年的銷量只有去年的50%,去年則只有前年的50%,而為了提高銷量,不少廠家從前年底便掀起了一系列大尺度營銷風暴。”他說。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在廠家的營銷風暴中,價值20萬元的機器交1萬元就能開回家的不在少數,李平峰則正是這樣的背景下購買了第二臺挖掘機。
劉飛將此盛況形容為 “最后的瘋狂”,不過現在即便是用這種營銷方式也難掩行業低迷。
挖掘機行業通用的銷售方法為挖掘機生產企業將銷售和服務外包給代理商,代理商向終端客戶銷售或租賃銷售。但目前不少挖掘機主賺不到錢,無法按時交“月供”,代理商為了保住自己的品牌代理資格,往往不得不使用自有資金,替挖掘機主墊付月供。
截至今年8月,劉飛的公司已經幫挖掘機主墊付了近1000萬元,而在挖掘機領域,還有不少代理商都有類似經歷。
“行情好的時候,還有代理商會幫機主墊付首付,現在行情差,墊付首付收回非常難,機主購買的機器往往沒活干,要么干了活遲遲無法收回施工款,代理生意根本沒法開展,我已經打算退出。”劉飛說,和他有著同樣想法的代理商還不少。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