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家上市房企過半預虧 行業分化加劇
57家房企預虧
節后,國內房市整體經營情況出現明顯好轉,但前三季業績報告顯示,57家上市房企過半預虧,行業將進一步洗牌。據數據統計,滬深兩市共已有57家上市房企公布今年三季度業績預告,其中前三季度業績預喜房企有28家,占比49 .1%。預喜房企中,16家公司預增,2家續盈,5家扭虧,5家略增。其余30家公司出現預減、首虧或續虧等情況。
節后的十月中旬,房地產市場發揮了后勁。10城節后首周新房成交超2萬,銀十延續金九態勢。中原地產市場研究總監張大偉說,開發商以價換量的積極性不高,四季度降息或降準方面的信貸政策走向將影響購房者的積極性。
整體經營情況好轉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披露前三季業績的房企中,預期營業額減少的企業17家。其中上年盈利今年虧損的4家企業分別為綠景控股、嘉凱城、浙江廣廈、實達集團。統計顯示,16家業績預增的上市房企中,具有快周轉的優勢的房企業績較好。
從目前已經公布的2012年三季度預報看,整體房企的經營情況相比2011年同期出現了明顯的好轉。盈利房企的比例有所增加,但整體房企的利潤率有所降低。
典型大型房企保利地產前三季銷售已超去年全年,但9月銷售均價同比下跌13.8%,開始走薄利路線。
“能夠獲得不錯銷售業績的,都是在價格上有積極表現的樓盤。甚至過去我們通常認為更看重品質而非價格的中高端項目,今年也同樣表現出非降價不能熱銷的特征。”中國房產信息集團分析師楊晨青向南都表示,9月市場交易量的疲軟,其根本原因在于優勢價格項目出現了短缺。
回顧今年以來典型企業的價格軌跡,上半年企業間依然秉承去年以來的降價跑量原則,直接推動了市場成交回暖的進程。但進入7月份之后,企業對降價態度轉變明顯。
“由于今年業績完成情況普遍好于預期,不少開發商的資金情況其實已經得到了很大改善,因此更多會采取‘穩價保量’的策略,大幅降價已經僅限于個別資金問題依然較為嚴峻的房企。”中房信分析稱。
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分析目前的銷售情況認為,去年下半年的庫存持續積壓、資金持續惡化的情況已然好轉,在今年大部分企業都處于去庫存狀態下,二三季度的銷售均達到了同期新高。
開發商強者更強
房企業績出現分化,行業的分化似乎已拉開帷幕。
即使國家不斷出臺房產調控政策,但龍頭房企發展勢頭依然強勁。在資金、規模、品牌、管理及土地儲備等多方面占據領先地位的龍頭房企,已在行業調整中突破行業周期,呈現出強者更強的局面。9月20日以來發布的逾50份房地產研報,看空的一份也沒有,持中立觀點的僅寥寥數份。
“確實整個行業的集中度越來越大,行業資源有往一些大型的房企集中的趨勢。出現強者更強的局面,很多大型品牌的房企已經完成了預期目標。”廣州經緯房產咨詢有限公司研究中心總監朱欣苑如是說。
“至于造成行業分化的原因,首先應該是品牌積累效應,品牌打響后有利于推動銷售,議價能力都會有所增強。”朱欣苑表示,“第二個是有了品牌積累效應后,大型房企的資金流動更快,拿地速度更理想,對于他們的發展更有利”。
節日滯后效應推高四季度預期
由于受到十一假期網簽滯后的影響,經過十一長假休整后,10月第二周表現良好。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上周全國54個主要城市新房成交量合計為59929套,較十一黃金周環比上漲了210%,已基本恢復到節前水準。
進一步聚焦來看,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10月第二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等10大城市新房總成交為20087套,較10月第一周上漲241%。
在一線城市中,北京上周簽約2630套、上海簽約3142套、廣州簽約2964套、深圳簽約831套,均位列最近10周的成交量前列。二線城市中,天津簽約1663套、重慶簽約1992套、成都簽約1992套、杭州簽約1393套,環比漲幅均超過一倍以上。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成交量環比的大幅上升主要還是由于國慶長假樓市遇冷,黃金周成交基數低造成的。
合富輝煌總分析師表示,“通常情況,確定要買樓后會有7天的時間讓買家準備,而且交了首付后最快是當天網簽,但很多時候是之后才進行網簽,所以國慶黃金周的數據實際反映的是9月尾的情況,要看國慶期間的成交量應該要看之后幾周的數據。”因此成交量環比上漲極有可能是國慶黃金周的簽約情況。
“通常在春節、五一、十一等假期結束后,樓市會出現井噴式的增長,樓市成交有一定的滯后性。很多人會在過節前,或者過節后去辦網簽。”廣州市房協專委會委員韓世同說。
“銀十”的成交情況會不會超過“金九”?廣州經緯房產咨詢有限公司研究中心總監朱欣苑表示,十月份的成交數據會進一步減少,不過由于部分高端數據未披露,成交數據也可能被人為虛報。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b>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