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華酒店大肆擴張背后藏隱憂
國內豪華酒店近年來擴張迅速,不過風光背后,卻暗藏隱憂,其中最大的或許來自地產調控政策下投資前景的不確定性。
眼下,國內高級酒店的建設大多采取地產商和管理集團捆綁的模式運作。據卡爾森瑞德酒店集團(下稱“卡爾森瑞德”)亞太區總裁巴羅(Simon Barlow)稱,一般情況下,地產商負責樓宇開發,之后會和管理集團簽署協議。
“主要是簽兩個合同,一個是開發合同,一個是管理合同,兩個合同的簽署大約隔6個月。”巴羅說道,“開發合同涉及我們如何幫開發商進行酒店的內部設計與工程管理。管理合同涉及運營管理的細節,一般會簽15年左右。”
不難發現,各個豪華酒店的背后不乏地產巨頭活躍的身影,其中包括萬達、綠地、保利、世茂等。從地產項目的價值來看,融入酒店類設施將抬高整個商業項目的市場定位,而酒店依附于中高端住宅區,也會使住宅板塊具備進一步升值空間。
然而,一波接一波的地產調控之下,開發商的資金鏈正逐漸趨緊——已有不少在建酒店因現金流問題而延緩開業,為各大品牌的高速擴張蒙上陰影。在采訪中,幾乎每家酒店集團都不否認這點。
“目前,我們正在積極籌備在中國區增開110家酒店,但這樣的盤算并未考慮到經濟上的不可測因素。”希爾頓大中華區發展部高級副總裁李威豪稱,“今年的局勢確實不利于擴張的步伐,但風雨過后又會暢通無阻。”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外資品牌還不得不正視擴張的另一重威脅——開發商的“自立門戶”。如今,不少地產集團不再滿足于和外資酒店管理品牌合作,僅僅扮演一個業主的角色,而是開始對經營自主酒店品牌蠢蠢欲動。
今年8月3日,萬達酒店及度假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首家豪華酒店——太原萬達文華酒店開業,標志著萬達開始正式涉足酒店經營。此前,綠地國際酒店管理集團發布了兩個高端自有品牌“鉑瑞”(Primus)和“鉑驪”(Qube);首旅集團也宣布推出奢侈酒店品牌“安麓”;此外,世貿地產也擁有了自主酒店品牌“茂御”。
對萬達這樣的地產商而言,當手中的酒店物業規模能夠支撐自己建立一個酒店管理團隊時,它們便會傾向于自主經營,既可避免受制于人,也不必再向外資管理公司支付高額的管理費用。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酒店管理集團向開發商收取的管理費分為兩類,一是“基本管理費”,二是“獎勵管理費”。前者根據雙方確立的年保底經營指標進行一定比例的提取,后者則根據超額經營指標進行一定比例提取。
萬達方面此前表示,對于一些地標性建筑內的酒店,公司仍會放手讓外資方去管理,而對于開在二三線城市的酒店,萬達則逐步嘗試著自主管理。這意味著,在二三線城市,外資品牌的擴張會不可避免地遭遇沖擊。
洲際酒店集團大中華區總裁黃德利并不諱言這種變化帶來的新挑戰。盡管國際品牌在短期內面臨壓力,但他仍顯得信心滿滿。“雖然業主請外資品牌管理并不便宜,但這相當于請了一個好管家,會讓整體的物業升值。”在他看來,國際品牌擁有全球化的酒店網絡,無論是知名度還是美譽度都會更勝一籌;更重要的是,國際品牌擁有全球預訂系統,這套系統的建立與磨合往往需要數十年。“目前,通過洲際自身的預訂系統為酒店輸送的客人達到60%至70%。”
在此基礎上,為了增加用戶的辨識度,洲際正試圖不斷調整自身的經營策略與品牌形象,使自己在諸多“千篇一律”的奢華酒店中脫穎而出。酒店正加強自身的品牌建設,在標識、門口的燈、客房內的電視機等設施要求全球統一,使客人一看就知道品牌。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和算法的不斷發展,無人駕駛物流...[詳細]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