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習近平透露新三中全會的改革路線
2013-10-09 11:45:38 責任編輯:QZ105 來源:新浪財經
經濟改革方面
《星島日報》稱,在整頓黨風政風的同時,新政府在經濟上同樣有不少舉措,最搶眼球的當然是新成立的上海自由貿易區。新措施在區內提出不同領域的改革,包括在金融和貨幣管理的范疇,開展了改革在深水區的多項突破性試驗。過去數十年經驗說明,發展到了若干時候就會面對增長瓶頸,必需要以新的改革來尋求突破。新政府在吸取實施的經驗后,正可以為產業升級提供大量有用的佐證。
《紫荊雜志》還指出,中共高層的活動中,最引人關注的是,2013年7月21日至23日習近平在湖北調研全面深化改革問題和當前經濟運行情況。在武漢期間,習近平強調,應對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戰,關鍵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特別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關系,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系、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系、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系、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系、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有分析表示,習近平武漢講話可視為三中全會報告的基調。
文章還指出,習近平在武漢期間,提出要把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分配中的基礎性作用作為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取向,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著力清除市場壁壘,提高資源分配效率。同時,他強調要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增強公有制經濟特別是國有經濟發展活力,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完善財稅體系,發展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體系,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微觀基礎的活力。
此外,他還提到進一步提高宏觀調控水平,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以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為抓手,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這三條構成了經濟體制改革的主體,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對經濟體制改革要涉及的主要內容。
具體而言,財政制度改革和金融自由化備受關注。健全中央和地方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體制;在金融自由化方面,今年7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取消政府規定的銀行貸款利率下限,以推進銀行業的市場化改革。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指出,應該采取的措施和在現實社會和政治環境約束下能夠采取的措施可能大相徑庭。未來兩年里,鑒于金融改革已經進行了長時間的理論準備和眾多改革試點,其影響也更加漸進和分散,加上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可以借此擁有更多融資渠道,因而改革阻力相對較小,預計金融領域改革將取得更多實質性的進展。
文章說,財政和土地改革至關重要,但也可能最難推進。我們認為政府會明確改革的基本原則,但具體實施可能相當緩慢。此外,我們預計政府將進一步簡化行政審批程序以推動投資和民營經濟發展,擴大社保覆蓋面并使基本養老保險逐步實現全國統籌,同時繼續調整能源和公用事業價格。
政治與社會體制改革方面
汪玉凱認為,改革要啃的硬骨頭不僅存在于經濟層面,還有包括解決政治性難題。其中能否打破既得利益藩籬將是改革下一步的最大看點。
他強調,若既得利益固化格局得不到矯正,其它改革也很難推進。所以,下一步改革最大看點就是能否沖破既得利益阻撓,化解既得利益掌握權力、資本、資源所疊加的阻力。
《紫荊雜志》指出,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論調在今年8月2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中也有所體現。會議認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分析這次會議上的講話,可以看出三中全會將不僅推動經濟改革,還將在政治領域有所突破。
文章說,政治體制改革主要包括政府職能轉變和反腐倡廉。在反腐倡廉方面,十八大以來中共已經出臺“八項規定”、反對“四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等多項規定。尤其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社會各界普遍認為,在三中全會上反腐工作也會有進一步措施出臺,尤其是強調通過機制體制建設懲治和預防腐敗,實現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的目標,更好實現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為老百姓提供方便和提高政府效率。
社會體制改革方面,包括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城鎮化建設、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除此之外,生態文明建設也將成為社會體制建設的重要一環。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文章分析了可期待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改革:政府將會以轉變政府職能、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作為原則來指導改革,并將推進城鎮化作為推動金融市場、戶籍制度、財稅體系、社會保障、能源和資源定價、政府行政管理以及農村土地等領域改革的中心和抓手。改革的核心在于推動“人”的城鎮化,以實現可持續增長、縮小社會不公并減輕結構性失衡。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