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中:外貿行業出現暖意
進入2012年以后,外貿行業一直處于寒冬之中。1月份,我國進出口增速更跌至兩年來的“冰點”。在內外環境均不樂觀的憂慮之下,進出口增速能否順利實現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全年增長10%的目標?接下來會有哪些支持措施陸續出臺?
“進出口總額增長10%左右”,3月5日提請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表明,盡管面臨外需萎縮和國內成本上升的雙重壓力,2012年我國將努力保持外貿穩定發展。
“一些積極因素隱現,今年全年進出口實現10%左右的增速還是有希望的。”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小濟張小濟認為,外貿形勢沒有那么冷。
外圍形勢開始轉好
從去年8月份到今年1月份,我國進出口增速走出了一條令人擔憂的曲線。眼下,盡管市場情緒普遍仍不樂觀,但張小濟對全年進出口表達了自己的判斷:全年外貿能夠實現10%左右的增速。
回顧外貿回落初期,張小濟表示,“去年8月份是歐債危機發酵升溫的一個重要時點,我國外貿回落也始于此。”
“從那時開始,市場就陷入一種比較悲觀的情緒,有關歐債危機失控、歐元區解體的猜測不斷。整個歐元區出現了大幅度衰退。體現在外貿市場上,就是進口商、消費者都比較謹慎。”
張小濟擔心:如果這種情緒一直延續下去,今年全年進出口貿易就有可能出現負增長。
但值得注意的是,從今年1月份開始,歐美國際市場的情況有了新變化。“一是歐盟出臺了一些有利政策,積極防止金融體系癱瘓;另外,美國失業率下降,市場投資增加,消費也開始從疲軟走向回暖。”
“很多跡象表明,美國經濟開始走好,歐洲悲觀的預期也出現消退。”基于這種情況,張小濟認為,最壞的預期不會來了。據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監測顯示,去年全年,全球貿易增長7%左右,我國實現了20%的增長;今年全球貿易增速預計在5%左右。
外貿政策重在“穩”
市場情緒不樂觀,有關穩外貿的政策預期也十分強烈。
商務部已經明確,雖然面臨很大的挑戰,但只要穩定外貿進出口政策,并進一步采取相關措施,我們對于完成今年的外貿任務,實現外貿預期增長目標有信心。
在張小濟看來,今年中央定調“穩中求進”,外貿政策也需要遵從一個“穩”字。也就是說,許多原有的政策還會繼續,不會再給企業增加負擔。
為實現外貿穩定發展,他建議保持出口退稅、匯率等外貿政策的連續性以穩定外貿企業的政策預期,并在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前提下研究加大財稅支持、完善出口信用風險保障機制、有效應對貿易摩擦等穩定外貿增長的政策措施,緩解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的經營壓力。
正確看待出口負貢獻
作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出口疲態盡顯。數據顯示,去年全年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為負。
張小濟對此直言:這只不過是從統計角度對出口進行評價,“現在大家都被統計數據牽著鼻子走,我們應該更全面地看待這三者之間的關系。”
“出口去年有20%的增長,這其中吸納了多少就業?有就業就有收入,有收入就能轉為消費。”張小濟進一步分析稱,進口出現20%以上的增長,可能會轉化為企業設備更新、產能擴大,這些又會反映在投資上。
從進出口貿易的差額來看,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負值。但“三駕馬車”一起拉動,才實現了去年9%的經濟增速。因此,不能把“三駕馬車”分割來看,而應該看到“三駕馬車”作為整體的價值所在。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