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現象嚴重 我國農藥業發展受制
隨著《專利法》的實施,我國農藥發明專利數量不斷增長,早在2008年就已經突破1800件。但隨之而來的侵權行為也日益嚴重,因此有必要加大對農藥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
近年來,我國農藥領域的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頻繁遭侵權困擾。譬如,浙江新安化工是僅次于孟山都的全球第二大草甘膦生產企業。他們開發的草甘膦副產物氯甲烷回收專利技術被國內很多廠家盜用。雖然新安化工起訴其他企業的侵權案幾經周折最終勝訴,但仍未能制止許多企業的侵權行為。
目前,技術侵權的手段可謂五花八門,有的收買專利擁有企業的技術人員;有的指派員工到對方企業應聘,潛伏竊取技術;有的甚至冒充對方工人,偽造證件,直接進入對方生產車間。清華大學教授尹應武博士早在1995年就進入農藥技術研發領域,申請和獲得授權的專利已有80多項,其中農藥及相關專利占1/3,在專利技術商品化過程中屢遭侵權。
我國是世界農藥大國,還不是農藥強國。為保護創新者的利益,前瞻產業研究院建議,制定科學合理的農藥法律、法規,加強貫徹執行力度,從源頭上減少農藥專利侵權和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的案件;制定農藥相關產業政策,并保證貫徹執行,防止有令不行;切實推行同業禁止,保護企業知識產權;堅決嚴懲侵權行為,讓侵權者得到應有的懲罰。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