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汽車發展遭遇瓶頸
近年來,我國天然氣汽車越來越受市場關注,數量也在不斷增長,但發展速度依然很慢。5月8日,全國政協常委、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張國寶在 “2012中國LNG重卡行業發展高峰論壇”上表示:“在電動車被社會接受還需時日的階段,為了解決環境、能源等問題,發展天然氣商用車是一個正確的途徑。”
其實,在中國商用車領域,重汽、聯合卡車、宇通等部分商用車企業紛紛推出天然氣汽車。
然而,我國天然氣汽車的發展速度依然較慢。據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學院副教授卓斌的統計:“近兩年,我國液化天然氣(LNG)汽車在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長,高壓天然氣(CNG)汽車銷量年均增長速度為30%以上,但是天然氣汽車的市場占有率僅有5%,數量明顯不足。”可見發展空間巨大。
但是目前氣體消耗不達標、天然氣價格波動、加氣站數量有限等問題依然是天然氣汽車發展的障礙。
低市占率凸顯發展空間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相關數據顯示,近兩年我國天然氣汽車數量增長較快。截至2011年,我國天然氣汽車保有量已經從2000年的1萬輛猛增到2011年的100余萬輛,中國已經成為亞洲第四大、世界第六大天然氣汽車市場。
目前,我國天然氣汽車多集中在商用車和出租車領域,并達到一定規模。
據悉,中國重汽旗下的天然氣重卡已經銷售到山東、陜西、山西、上海等多個省市;陜汽從2005年開發第一輛天然氣重卡至今,其天然氣重卡已涵蓋210馬力~380馬力的牽引車、載貨車、自卸車、混凝土攪拌車、非公路礦用車等,續駛里程也從200公里~300公里增加到了2070公里。
就客車市場而言,宇通自2006年推出天然氣客車以來,產品已經覆蓋了6米前置13.7米后置的所有公交、客運產品,覆蓋全國28個地區;中通客車僅中型7~9米天然氣公路客車的銷量就達到300輛左右,銷售區域分布在新疆、陜西、內蒙古、四川、重慶等地。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學院副教授卓斌介紹,“近兩年,我國天然氣汽車發展迅速,其中LNG汽車在以年均20%以上的銷售速度增長,CNG汽車銷量年均增長速度在30%以上,但是天然氣汽車的市占率僅有5%。”
天然氣汽車試點范圍擴大
基于發展空間巨大,目前眾多企業紛紛發力天然氣商用車,聯合卡車就是其中之一。近日,聯合卡車在北京展出了6×4LNG牽引車、6×4LNG攪拌車、4×4LNG自卸車、4×4LNG加液車等多臺天然氣卡車。
張國寶對此表示,目前汽車尾氣是我國環境污染的最大“兇手”,其中33%以上的污染物來自于這個污染源,而被公認的重污染源煤炭,其污染的份額僅占28%。如果商用車使用天然氣作為動力,將能減少1/3的排放物。
值得一提的是,發展天然氣商用車還能減少用車的成本。張國寶計算,“目前1立方米LNG的價格為6元,商用車百公里將減少支出大約60元。”
中國物流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崔忠付認為,“從去年開始,我國物流行業業務量在不斷上升,但是企業的利潤率卻在下降,除了人力成本提高,燃油費過高也是成本上升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國相關部門也在不斷推進商用車使用清潔能源。”中國道路運輸協會會長姚明德透露。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高宏峰曾強調,推廣天然氣汽車符合國家調整能源結構的要求,要在充分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開展試點工作,逐步擴大使用范圍。交通部今年又擴大了試點城市范圍,從之前的16個增到目前26個。
加氣站數量不足成瓶頸
具備廣闊市場前景,同時也符合國家的政策方向,但是天然氣商用車企業目前依然面臨發展瓶頸。其中,加氣站數量不足是天然氣商用車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
前瞻產業研究院相關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國累計有450個燃氣汽車車型及底盤進入國家機動車產品公告,天然氣汽車生產企業的數量超過60家,整車產量超過8萬輛。
但卓斌表示,目前我國的加氣站數量不足。“有限的加氣站滿足目前這些天然氣汽車的使用已顯得捉襟見肘,更不要說推動該領域的發展。”業內人士對此評論道。
此外,天然氣汽車的使用和采購成本過高,也將不少消費者擋在了門外。姚明德對此分析認為,“此前我國相關部門曾考慮調高天然氣價格,提升到93號汽油價格的75%左右。如果該政策落實,使用天然氣的成本將不比使用汽油低,這將成為推廣此類汽車的又一個障礙。”
同時,天然氣汽車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天然氣消耗也大, 對環保不利,急需想辦法控制氣耗。且其價格比普通車偏高,這對消費者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