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市庫存爆滿 煤老板苦求電廠存煤緩壓
俗話說,風水輪流轉,出來混遲早要還的。今年,市場變化太快,煤電市場開始出現翻轉。一位煤炭行業研究人士說,“現階段,中轉港口、接卸港口、電廠煤滿為患,已經沒有騰挪的空間。電廠存煤超量,已經出現電力企業毀約重點電煤合同的現象。”乍一聽,不可思議。
現有煤炭價格采用雙軌制,分重點電煤合同和市場煤。重點電煤合同是電力的保護傘,是為應對煤價快速上漲,減輕發電企業的經營壓力。按照發改委安排,煤炭企業必須以優惠價格向電力公司保證供應一定數額的煤炭。
在特殊的市場行情下,煤炭企業推開了頭頂的傘。或者說,在商業利益與契約精神的選擇中,前者占據上風。
一切皆因變化莫測的市場。自5月初開始,秦皇島港口煤炭場存急速增加,庫存一度超過900萬噸警戒線。不惟秦皇島,曹妃甸、黃驊港,甚至廣東接卸港、電廠均堆滿煤炭。全國重點電煤存煤天數已經超過28天,有些電廠甚至增至50天。
煤炭企業開始請電力老板們吃飯,港口老板們也開始紛紛南下,希望說服電力企業繼續增加存煤,以緩解港口壓力。
這不禁讓人想起十年前的那一遭,同樣是煤炭市場不景氣,煤炭大佬同樣宴請電力企業燃料采購經理。席間的場面是,“煤老板”一杯一杯白酒下肚,才換來一車皮煤炭合同。
時間轉到2010年12月,彼時恰是迎峰度冬之際,國家發改委部署全國重點電煤合同產運銷銜接。當時的政策是,“2011年度重點電煤合同價格維持上年水平不變,不得以任何形式變相漲價”。
依然記得,一位地方煤炭企業負責人在隨后的座談會上說:“現在煤炭是賣方市場,煤處于上風。我們選擇不降價格,倒逼電力企業接受價格。”
時隔兩年有余,煤電市場反轉。煤市蕭條,恍若隔世。
電力需求持續不振、基礎建設投資不旺、低價進口煤沖擊國內煤價、水電增發削弱火電出力,種種因素疊加形成當下局面。
煤價持續下跌,擠走煤炭企業、中間貿易商、船舶商的利潤。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目前,市場煤價已經與重點電煤價格日漸逼近。6月27日,環渤海5500大卡動力煤平均價格報收702元/噸,環比上一周下降27元/噸。秦皇島港5500大卡市場動力煤交易已掛出690元/噸低位,低于發改委指導價110元/噸。
沒有人能準確預測煤價如何變化。如果非要為煤價預估一個觸底價格,有業內人士的預測是與重點合同煤價持平。要知道,重點電煤與市場煤價格之間有近200元/噸的差額。
突如其來的市場變故,讓市場變得異常恐慌。如果煤炭市場仍不見企穩,拋售現象可能發生。
目前,已有地方煤炭行業管理機構建議,“適度調整煤炭生產供應量,特殊時期可以實行臨時性限產壓庫保市場等措施,以平抑煤炭價格,防止價格出現大起大落”。
但市場主導供需,行政干預并不解渴。在煤與電的博弈中,雙方必須看市場的臉色。有遠見的大型煤炭、電力企業均選擇與對方建立長期穩定的戰略伙伴關系,以防市場突如其來的變臉。
煤炭蕭條,并不意味著電力企業的日子好過。反過來,煤價一路高歌、電廠欠一屁股銀行債,對煤炭行業也不是好事。煤與電唇齒相依,又是國家基礎能源產品。國民經濟是否景氣,單看電力消費、煤炭消費數據即可知大概。
煤價下跌,政府不能袖手旁觀。當然,煤炭就不用巴望著政府出臺什么減稅、扶持政策。能源產業發展至今,一貫存在的價格體制矛盾,可以趁著低價位做一次系統性改革,哪怕是修修補補,也別浪費了絕佳的改革時機。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