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禁止公務消費魚翅 魚翅產業再度遇挫
國務院禁止公款消費魚翅的禁令,讓魚翅產業本已下滑的銷售再度受挫。不過,這絕不是一件壞事。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這是眾多名人為“魚翅”做的公益廣告。業內人士也坦言,公務層面在魚翅消費量上已經處于低谷,國家出臺這類政策,市場消費引導作用意義更大。不過,相關人士也呼吁,對于如何監管公務消費,以及對整個魚翅產業的規范,政府還需要出臺相關細則政策。
魚翅消費再遇打壓
近年來受多重因素影響,魚翅消費量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上海餐飲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金培華說,有三點因素導致魚翅消費下降。
首先,作為高端食材的魚翅,遇到了很多替代品的競爭。以上海為例,上海現在很多高檔飲食趨向于食用海參。進口海產品市場顧問公司海橋市場公司董事長樊旭兵說,近年來,魚翅作為高檔食材的消費比重在下降,大眾消費也更注重養生,海參、進口龍蝦、帝王蟹開始獲市場青睞,也使得魚翅消費量下滑。
其次,由于魚翅采購源頭混亂,不少魚翅通過非法渠道采購,隨著工商部門打擊力度加強,也對魚翅的銷售產生影響。
最后,環保觀念影響。由于環保組織以及知名人士呼吁,食用魚翅在中國廣受詬病,也讓很多消費者放棄食用魚翅的習慣,銷售進一步下挫。
在多重因素影響下,金培華估計,相比兩年前,上海地區魚翅消費量下降了一半左右。而公務接待如果再禁魚翅消費,無疑會讓魚翅產業再遭重創。
在西安從事魚翅銷售的金泰魚翅海味有限公司銷售負責人杜安輝表示,作為海味需求本就不大的西安,魚翅需求量近兩年縮水三四成,都處在微利的狀態,公司已經準備剔除這部分業務,估計明年就會放棄。
規范魚翅消費
不過,相關人士也表示,對于政府相關政策的出臺,引導意義更大。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崔和說,由于長期以來政府對高端消費的控制,政府消費量已經處于低谷,所占比重并不是很大。其次,此次政策尚未出臺,給行業留下喘息調整的時間;另外,如何真正做到公務接待不食用魚翅,監管難度較大,“也不可能派專人監督各地政府公務接待中是否食用魚翅,因此,如果沒有很好的監管方法,談限制更多是一種政府的表態,或者對行業的引導。”
崔和認為,對于魚翅產業,政府更應該出臺相關政策規范魚翅消費。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全球最愛食用魚翅的是華人,據估計,大中華地區(大陸、香港、臺灣)魚翅消費量幾乎占到了全球總消費量的九成,魚翅消費帶來環保、道德、貿易等諸多問題。
此外,由于魚翅消費含有高額利潤,滋生了很多非法貿易。一位多年從事進出口水產品貿易的人士說,在國內,近半魚翅是非法進口,帶來很多偷逃漏稅問題。
崔和以及樊旭兵共同建議,缺乏調研與規范的產業,勢必引發混亂,魚翅產業發展亟需國家在行業標準,捕撈消費等方面加以規范,才能健康發展。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