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藥企搶灘中國 本土藥企難抵競爭利潤低
受歐債危機影響,歐洲制藥業銷售收入急劇下降,眾多歐洲的制藥巨頭紛紛裁員和并將制造和研發基地遷往中國等新興國家。歐洲制藥工業協會聯盟主席指,如果歐洲不改變現有藥品降價及縮減成本政策,以及增加支持創新及研發的投入,歐洲制藥業目前全球排名第二的地位岌岌可危。目前歐洲的經濟正經歷自歐盟建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制藥業也不能幸免。
近日,歐洲制藥工業協會聯盟(以下簡稱EFPIA)主席安偉杰(Andrew Witty)致信歐盟領導人,指目前歐洲制藥業的現狀“令人擔憂”,由于歐洲目前的制度和對制藥行業“不甚友好”的政策,歐洲制藥行業的銷售收入急劇下降,從而導致眾多歐洲的制藥巨頭,如賽諾菲、諾華、阿斯利康和葛蘭素史克等總部在歐洲的廠商紛紛裁員和關閉在歐洲的一些工廠并將制造和研發基地遷往中國等新興國家,嚴重影響歐洲制藥業在全球的地位。
歐洲制藥業全球地位岌岌可危
根據EFPIA提供的資料,目前制藥業在歐洲的各行業中依然扮演著中流砥柱的角色。據統計,2011年歐洲制藥業的貿易順差為486億歐元,在歐洲的投資總額為275億歐元,這一行業在歐洲直接提供了66萬個就職崗位,而與此間接相關的就業崗位估計達到這個數目的三到四倍。
然而,即使是在金融危機以前,基于歐洲民眾一直以來對高藥價的不滿,歐洲的政府對制藥業一直不太友好,一些政府高層在不同場合公開譴責制藥巨頭們多年來一直以某些遏制競爭的舉措使藥價一直居高不下。相關的機構也接連對這些大藥廠以反壟斷的名義展開調查,根據媒體披露的材料,各大藥廠在歐洲的總部都被調查人員搜查過。
一位不愿具名的歐洲律師事務所駐華的執業律師透露,基于歐洲社會,尤其是歐盟區有比較強的平等概念,藥廠很難在這個地區獲得像在美國那樣的專利保護,通常一個藥品在歐洲實際的專利保護期要比美國短。而且在美國還可以通過一些手段延長專利保護期,這在歐洲的法律制度下比較難以實現。制藥巨頭們的實際銷售利潤,相對于美國,多年以來一直就不怎么好,這次歐洲的經濟危機,只是將矛盾進一步激化而已。
另外,即使是處于專利保護期內的藥品,廠商的所獲相比于美國也要少得多。
首先是各國政府通過一些法案迫使各大藥廠降價,諾華制藥C EO江慕忠在去年年底曾對媒體表示,該公司的藥品價格在政府的壓力下,僅去年一年平均就下調了5%.
其次是藥品在歐洲的銷售渠道,藥廠難以有效控制。同樣的藥品,在歐盟區一些較不發達國家,比如希臘和羅馬尼亞等國,價格比法德等國要低,因此經常有藥品從價格低的國家流向價格高的國家,給藥廠的銷售造成一定的損失。然而在法律層面,藥廠卻無法在歐盟區內阻止這些藥品的跨地區流動。因為根據歐盟的相關法律,人為阻止商品在歐盟區內自由流動是違法的。偶有廠商嘗試阻止這種流動,最終通常是被執法機關以非法營銷控告罰款。
第三,自2010年以來,在希臘、愛爾蘭、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這些國家,因為政府財政緊張,而削減醫保等福利又會招致民眾的強烈反彈,藥品價格降得比其他國家要厲害,安偉杰在信中提及,2010-2011這兩年間,歐洲制藥業在這幾個國家“主動”降價而導致銷售收入減少70億歐元。另外,這些國家欠債不還,根據E FPIA公布的資料披露,目前這幾個國家拖欠的賬款總額在150億歐元以上。
安偉杰在這封同時寄給歐盟各主要領導人的信中指出,如果歐洲不改變現有藥品降價及縮減成本政策,以及增加支持創新及研發的投入,歐洲制藥業目前全球排名第二的地位岌岌可危。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