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現全面回暖跡象 調控新政呼之欲出
業內人士表示,近期房市成交量屢創新高,開發商的資金和信心都在加強,樓市已現全面回暖跡象,房地產調控再一次面臨失敗與否的關鍵節點。
國務院8個督查組正在16個省市緊張督查之際,7月31日中央政治局的會議上,再次傳出了“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聲音。7月份至今,已有多個部委向市場“喊話”,稱要嚴格執行房地產調控政策,但這一策略的邊際效應正在遞減。
從嚴調控的口徑與市場超預期的反彈之間,形成巨大的反差。房地產調控再一次面臨失敗與否的關鍵節點。
7月樓市繼續反彈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7月截至29日,全國主要的54個城市簽約量再創新高,達到254522套,預計全月成交量有望達到28萬套,將比創造最近兩年新高的6月成交量26.1萬套再漲7%。
深圳樓盤供應量大增,部分新盤出現搶購。7月以后,新盤入市量增加,如綠景1866、富通城十錦、中糧錦云;有的項目聲速售罄,如龍華花半里。
二線城市如南京也出現了排隊買房的現象。位于南京江寧的一家樓盤選擇在7月30日凌晨開盤,144套房源吸引了200多組購房者排隊至深夜。6-7月,杭州、福州等二線城市的新房成交量也創下新高。
“樓市回暖的信號驅動開發商釋放存量,一些投資型需求也慢慢入市。”世聯地產華南分析師曹取表示。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分析認為,新進入的購房者不僅實際支付能力增加,購房者對房價的預期也出現變化,看跌的購房者明顯減少。
開發商對后市的預期也已改變。據前瞻網記者了解,近期盡管土地成交價格略有走高,但難抑其拿地熱情,表明開發商的資金狀況和信心都在加強。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樓市已現全面回暖跡象。
限購邊際效應遞減
與樓市大幅反彈相對應的是,近期多部委“喊話”重申“嚴厲調控”頻頻。由于缺乏相關的從嚴措施跟進,這對樓市似乎并沒起到“震懾”作用。
隨著各部委的“喊話”調控,地方亦有所回應。
南寧分解保障房任務,建立問責制度;北京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屋買賣合同管理的通知》;廣東副省長許瑞生提出房價上漲過快要問責;江蘇副省長何權強調政策不放松、調控成果需鞏固;繼不斷收緊限購口子后,上海重申調控不放松,并提出六點要求。
但有業內人士質疑,不管是國土部、住建部聯合下達的“緊急通知”,還是地方的表態,都沒有提出具體的措施,能否真正起到應有的引導作用?
而與此同時,地方的“微調”努力,卻一直在暗中掙扎,雖然基本都被中央政府部門發現后叫停,但這種姿態對市場回暖產生了催化作用。
中央與地方的博弈之下,限購的邊際效益逐漸遞減。有業內人士分析,決策層在房地產市場已有超預期回暖的情況下,依舊沿用邊際效應明顯減弱的前期政策,是否意味著樓市調控的方式方法需要調整改善?
新政呼之欲出
有政府官員和開發商等人士私下里表示,眼看回暖態勢呈擴大的局面,本輪樓市調控面臨的形勢已然十分嚴峻。
7月下旬開始,國務院派出8督查組赴16省市檢查房產調控落實情況。據前瞻網記者了解,高層調研的重點是調查各地限購、限貸的執行情況。
有接近國務院會議的人士說,即使限購沒有放松,但各地微調也樓市的“松綁”實際上提升了購房者預期,市場上也出現了恐慌性購房和投資投機的重新入市,房價反彈風險加大。高層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因此這輪督查有著強烈的“督戰”意味:嚴防房價反彈。
要實現這一目標,或許需要新的調控“彈藥”。隨著國務院督查組對各省市樓市情況的摸查和背書,新政是否如箭在弦?
專家認為,督查組對樓市的影響更多是威嚇性的,暫時有助于遏制房價上漲,至少開發商現在是不敢漲價的,但國家是否會出臺新的政策,還是要看9月的市場情況。張大偉表示,如果樓市反彈過度,很可能導致調控再度加碼。鏈家市場部常清認為,此次國務院開展專項督查,無疑將加大市場對于下半年調控從緊的預期,未來中央對于地方政府企圖救市的微調政策也將嚴加管控。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