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業是否產能過剩存爭議
貴州仁懷,一個人口總數約60多萬的小城市,目前成為中國最受關注的投資地。
面積擴展一倍后達26 平方公里的仁懷名酒工業園,光入場的45家企業總投資就達好幾百億元。若加上排隊等候的60家企業,投資將達千億元。四五年后,仁懷將崛起60萬千升的醬香型白酒產能。
越過赤水河的山那邊,白酒大省四川更是一番熱鬧光景。據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監測顯示,去年,四川白酒產量歷史性突破300萬千升,同比增長37.9%。換句話說,全國人民去年喝掉的白酒,有1/3產自四川。
一個是濃香型白酒生產基地,一個是醬香型白酒生產鼻祖。川黔兩地的白酒產能競賽,連地處仁懷的茅臺集團也擔心:承載幾千年文化的中國白酒,會不會為賺快錢而縮短工藝流程?春節后至今,還堆了半屋子二三線品牌白酒的一重慶經銷商更是一籌莫展:五年后,這么多的酒,誰來喝?
以改擴建的名義新增產能
如果要在仁懷投資白酒,要么和當地小酒廠合作,要么不得不從先到仁懷的外來投資企業中分一杯羹,以解決白酒生產許可證的問題。
“白酒生產許可證受國家宏觀調控,早在2005年就停辦了。”3月1日,仁懷市質監局食品科長蘭松說,外來投資者得依靠和當地酒企合作的方式進入酒業。
變相取得白酒生產許可證后,各路大軍以改擴建的名義繞開政策限制,大肆釀新酒。
國家發改委2011年修訂過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將白酒產業列為限制類產業,禁止新建白酒生產線。
但史上最猛的白酒擴產風正在川黔刮起。
大唐酒業,由房地產企業貴州超一集團和深圳華德石油集團共同出資興建。去年僅用了8個月,就在仁懷名酒工業園內首家實現了 “當年建設、當年投產”。
盡管其技改工程首期投產僅2000千升,但今年底,大唐酒業醬酒產能將達5000噸,到十二五末,計劃實現基酒1萬千升。
醬園春、國臺酒業、 君豐酒業……無一不是頂著改擴建的名義新增產能。后來者還有廣州星河灣、貴州省橋梁公司、來自北京的礦產資源類投資公司等。
“我們最開始提的是10萬千升,十二五規劃還沒審查時,貴州省提出了‘中國白酒看貴州、貴州白酒看仁懷’的戰略目標,園區白酒產量要達20萬千升以上,整個仁懷要產60萬千升白酒。”仁懷名酒工業園區副主任陳亞海說。
這還不夠,為了擴大產能,仁懷市以工業園區為主,加上茅臺集團和赤水河谷聚集區,統一規劃,面積增至45平方公里,橫跨9個鄉鎮。
即使這樣,無數排隊的企業也無法完全容納。“我們要求企業節約利用土地,廠房上面再修員工休息區,酒庫建在地下,上面蓋酒廠。這樣一來,原來一畝地只能烤10噸酒,現在可以烤17-18噸酒。”陳亞海說,有一個占地才72畝的小廠,如此白酒產量已從1000噸做到了2000噸。
四川白酒的擴長速度更是驚人。
2010年,四川全省規模以上白酒制造企業提前兩年實現千億產值,同比增長33%。
上述金融時報集團研究員手里拿著一份長長的擴產名單:敘府酒業2萬噸項目已完成規劃和征地,君子酒業1.8萬噸項目正在加快實施,盛世華夏酒業擴產,高洲酒業擴產……宜賓市酒類食品產業促進局的數據顯示,去年,宜賓市白酒產量為48.75萬千升,同比增長42%。
中國釀酒工業協會秘書長王琦曾表示,釀酒工業在十二五期間產量原則上控制在10%左右,但擴產風早已剎不住了。
產能和市場過剩論
陳亞海并不認為仁懷產能過剩。仁懷白酒產量僅占全國白酒總產量的2%-3%,就是到2020年仁懷白酒上100萬千升,才占到全國產量的1/10。
他分析認為,醬香型白酒的生產周期5年,年份越長,品質越優。就是市場波動三五年的調整期,企業也不會虧損,只是積壓而已,資金回籠慢。
他說,仁懷現在做的是十二五的產能,十三五的消費。60萬千升產能實際上到十三五末才能投放市場。
據了解,醬香型白酒要兩斤高粱和兩斤半小麥才能烤1斤酒。就白酒產業消耗糧食論,陳亞海認為要分地區對待。仁懷地區多屬沙地,不是主糧產地,加之貴州缺水,種高粱比水稻適宜。
他認為,未來白酒的競爭必須靠大品牌,但做品牌也要有量做基礎。
四川省食品工業協會秘書長楊俊認為國家對白酒的產業政策有待商榷。
他認為,最早相關產業政策的出臺,是中國老百姓尚在解決溫飽階段。隨著生活水平朝著小康邁進,白酒除了物質屬性外,還有精神屬性。白酒不單是含酒精的食品,而是和法國葡萄酒一樣是國粹。中國白酒是世界6大蒸餾白酒之一,完全具備走向世界的條件。中國白酒需要重新認識。
二人均認為這一輪白酒擴張屬于理性投資。上世紀90年代的那一場“酒瘋”,光古藺一個縣就多達3000多家酒廠,重視量而忽略了質。相比而言,以前白酒企業三五年才出好酒,而現在只需要一年的窖藏。重點原酒企業擴建基地,也是和國內品牌結合較多。
大多數入園企業,尤其是醬香型白酒企業人才匱乏。有的企業不得不以挖角甚至減少工藝流程的做法來釀酒。茅臺集團有關人士就表現出了擔心:過多的企業在仁懷投資醬酒,作為中國獨有的醬香名酒資源地,水質、土壤、空氣中的微生物環境等是否過度飽和?政府應該在引資前聘請專家進行科學論證。
還有業內人士擔心,由于釀酒人才流動性差,加之醬酒工藝復雜,資本的逐利是否會縮短釀造流程,導致醬香型白酒變味?
在仁懷,141家有生產許可證的白酒企業,光全市備案的品牌就多達2000多個。有業內人士表示擔憂,動輒幾十億元的巨額投資,風險很大,一旦面臨行業洗牌,資金將血本無歸。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和算法的不斷發展,無人駕駛物流...[詳細]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