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遏制農產品價格飛漲?
進入2012年,我國農產品過山車屢次上演。5月中旬以來,雞蛋、大蒜接過了上一波白菜暴漲的“接力棒”,被民間稱為“火箭蛋”、“蒜你狠”。據前瞻網記者了解,農產品價格的“過山車”行情,已經讓不少消費者和種養戶感到較大壓力。
業內認為,近年來農產品價格多次暴漲暴跌,主要原因在于小農生產模式抗壓性差、盲目性強、流動性大,供求信息嚴重不對稱,導致供需矛盾屢屢出現。專家建議發展適度的集約化、規模化經營,同時建立完善信息監控發布體系,最大限度消除市場信息不對稱。
在上海福山路菜市場,近期雞蛋、大蒜等農產品漲勢較快。普通洋雞蛋價格從5月15日起快速上漲,攤主從批發商進貨的價格迅速從每箱87元,到目前市場報價已達到每箱118元“每箱的重量約27斤,平均的進價成本已達到約每斤4 .4元,銷售的價格為4 .6元,除了人力成本、損耗以及其他費用后,基本賺不到錢。”一位陳姓攤主說,為了穩住客戶、維持銷量,對于一些大客戶依然按照每斤4.3元銷售,屬于虧本銷售。
雞蛋價格的快速上漲,在全國多個大中城市都表現得較為明顯。山東濟南市民劉女士說:“上次買雞蛋是10天前,價格只有3.4元/斤,現在就達到4.4元/斤了,真沒想到會漲這么多。”湖北武漢團結村大市場盛源蛋品行的店主說,今年五月下旬以來,雞蛋的進貨、售價每日看漲,原本賣每斤4元的洋雞蛋,賣到了每斤5.5元;原來賣每斤7.5元的土雞蛋,賣到了每斤8元。
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的監測顯示,5月下旬以來全國雞蛋價格快速上漲。而與此同時,大蒜價格的漲幅和漲勢也較為迅猛。上海終端市場的陳蒜價格普遍達到每斤8.5至9元,新蒜的售價也都達到每斤5元左右“現在陳蒜批發來的價格是6.5元,新蒜的進價也達到3元左右,除去費用和損耗,漲價也基本賺不到錢。”上海浦東棲山路菜市場的一位攤主說。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農業研究員徐宏偉分析,近期農副產品再現“過山車”行情,歸根結底還是供需矛盾所致,特別是產量減少、端午節日效應和種養戶惜售“三碰頭”推動漲價。上海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辦公室工作人員胡源瑞說:“雞蛋價格從去年11月開始持續下跌,造成養殖戶虧損,存欄量下降就使得產蛋量也跟著下降,同時由于臨近節假日,市場預期價格將會繼續上漲也使得上行動力較強。”
首先,上一波漲跌行情直接導致了目前的供應偏緊。上海福山路菜市場陳姓攤主反映,上海地區雞蛋主要來自江蘇,由于春節后雞蛋價格快速回落,而玉米等飼料價格相對穩定,蘇北地區農戶不得不殺掉母雞,使得目前市場的供應顯得緊張“我們現在是直接由蘇北地區的經銷商供貨,在目前價格上漲的情況下,希望通過多進貨獲得價差都不可能。”
其次,短期內的價格上漲則主要是受端午節因素影響。吉林省長春市蔬菜中心批發市場供應商溫會建說:“現在各個單位已經開始到我這里下訂單了,準備端午節發福利。端午節行情是全國性的,預計今后幾天雞蛋價格還要上漲。”
再者,由于進入市場時機偏差,不少養殖戶還存在惜售心理。吉林省德惠市養殖戶宋鐵成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去年上半年蛋雞行情好,于是頭腦一熱就投資幾十萬元辦起了養殖場。可是,還沒有見到雞蛋的時候,行情已經跌得不能再跌了,每斤最低跌到2.8元。再加上一波禽病,差點血本無歸。”宋鐵成明確表達出待價而沽的心態,希望雞蛋價格能夠“堅持一段時間”。
業內人士和專家認為,遏制農產品價格的暴漲暴跌,著力點在于生產和流通兩個環節。
在生產環節上,主要舉措是推進集約化、規模化的經營。目前農產品市場的狀況是"小農戶對大市場",一個可行的辦法是讓他們聯合起來。在生產層面上,政府應進一步協助成立合作社,使得小農戶之間能共享市場、共享信息,特別要避免"一窩蜂"式的進入或退出某一行業對市場帶來的波動。
吉林省梨樹縣牧業局牧業科科長邵立新認為,當前應大力支持發展“全產業鏈”式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實現產、加、銷全覆蓋,擠壓外來資本炒作空間,同時也利于政府部門調控市場。同時,加快建立以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為基礎的農產品市場體系,鼓勵產品直接進入批發市場,鼓勵發展農超對接等營銷模式,引導加工流通等龍頭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結合。
而在流通環節,業內人士建議,應盡快建立和完善農副產品信息監測和發布平臺,減少生產盲目性,消除供需信息的不對稱。吉林省糧食經濟研究學會秘書長劉笑然說,美國農業部定期發布信息和數據的作法值得借鑒,也獲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并對市場運轉起重要的指導作用。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2024年,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334862萬千瓦,同比...[詳細]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