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船業如何逃出死劫
造船業訂單萎縮
近年來我國造船業發展迅速,為海洋開發海洋交通提供的技術支持,也是反映經濟狀況的重要指標。然而,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中國造船業就一直在所謂的“危機”中前行。而2012年,中國造船業的“冬天”似乎真的來了——一個例子是,最近有消息稱,浙江臺州規模最大的出口船舶企業——浙江金港船業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請破產,這也是繼寧波恒富船業有限公司和藍天造船集團之后,第三家破產倒閉的大型造船企業。
另外,也有造船企業一面造船,一面布局房地產市場的現象。2012年,訂單減少已是真真切切的現實。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今年1月-5月,全國造船完工2253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0.1%;承接新船訂單954萬載重噸,同比下降47.3%;5月底,手持船舶訂單1.3439億載重噸,同比下降27%,比2011年底下降10.4%。
那么,中國造船業目前的低迷現狀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該如何應對這種局面?造船業的低迷,對宏觀經濟又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4月,盡管全球航運業普遍低迷,但韓國的新接訂單量明顯高于中國。對此,分析人士的看法是,“這反映出在低迷行情下,中國船企需進一步完善產業結構,提升創新能力和產業綜合素質。”
現狀
未來或再迎倒閉潮
結合目前的各方情況,中國造船業最困難的時期還沒有過去,未來很可能還會有一些造船企業倒閉
一項調查顯示,未來3年時間,全世界造船產能將有24%被淘汰出局,中國的情況更加嚴峻——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由于新船訂單枯竭、船東新船預付款比例大幅下降、銀行信貸投放收緊等原因,國內造船企業流動資金大幅減少,多數造船企業資金周轉困難。同時,船東接船意愿不強,要求延遲交船、更改船型、延期付款的現象也在增多,我國部分中小船舶企業頻頻出現船臺空置、資不抵債、停產、破產等情況,面臨著嚴峻考驗。
浙江省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小型船塢的制造基地,但有消息稱,“當地造船廠約80%要么暫停生產,要么只有一半產能運轉。”
那么,上述媒體的調查和浙江省造船業的現狀,是中國造船業全行業現狀的體現,還是僅是少數地區獨有的現象?
宋頌興:就全球格局來說,中、日、韓三國造船業基本仍處于全球的前三甲。但不可否認,包括中國造船業在內的全球造船業基本都處于一個調整期,即優勝劣汰,弱小的船廠遭到淘汰。所以,浙江省一些船廠倒閉,或許是正常的現象。同時,結合目前的各方情況,中國造船業最困難的時期還沒有過去,未來很可能還會有一些造船企業倒閉,或許還會波及到江蘇、山東、福建等沿海造船大省。可以說,浙江省造船業的現狀將不會是孤例。
繆華:中國船企目前的狀態就是訂單不足、資金交付困難,這是全行業的困境。同時,不可否認,中國造船業市場已經飽和,中小型船企可能會被洗牌出局。現在,在行業“冬天”來臨時,造船業要比拼的,主要就是企業的資本是否雄厚、是否會得到當地政府的扶持等。
廖玉偉:中國造船企業的現狀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訂單少: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貨運量少、運價低,所以很多船企虧損,沒有訂單。其次,融資難:銀行業因金融危機受到了巨大沖擊,所以船企相較以往,難以從銀行獲得足夠的融資。再次,資金緊張:由于航運業不景氣、資金緊張,商家現在都不愿意訂船,而為了吸引商家,船企不惜冒險減少預付款。總之,中國造船企業已從賣方市場轉為了買方市場,行業利潤明顯下滑,資金短缺嚴重。
崔新生:大多數造船企業的訂單都處于下降狀態,江陰的民營造船廠的訂單一直在跌,江南制造廠船只的訂單都已經跌到幾年前了。不過,也有些市場需求較大,比如中小型的船只。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和算法的不斷發展,無人駕駛物流...[詳細]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