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為何在中國大陸遭遇了大敗局
百度模仿Google,谷歌山寨百度
Google中國成為谷歌之后,在搜索市場上的征程并不順利。在谷歌中國成立前的2002年,四、五名總部工程師開發出的Google簡體中文版占據了中國搜索引擎市場34%的份額,這個全然不“接地氣”的產品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在國際化互聯網公司中非常罕見,甚至可以說得上是“后無來者”,當然這里有很多非技術、非市場因素了。
谷歌中國成立后,面臨著一個難得的機遇:雅虎中國的衰退。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搜索引擎,雅虎中國最高時曾在2004年占有38%的搜索引擎營收市場。但隨著一系列內部動蕩,雅虎中國的份額不斷下滑。中國搜索市場逐漸從雅虎、百度、谷歌三強分立的市場過渡到百度、谷歌兩極相爭的局面。
但這一局面遠非均衡。在雅虎中國全盛時,百度、Google的市占率均在30%左右,但此后百度一路上揚,2007年達到59%,2008年前三季度則攀高至63%;谷歌中國則為27%。雅虎所讓出的市場,基本上被百度全盤接收。盡管易觀、艾瑞等機構的統計依據和方式存在差異,但其體現的數據趨勢則基本與此相同。
百度的逐步強大主要取決于一系列頗具爭議但有效的本地化策略。Mp3搜索功能吸引了大量流量,百度貼吧、知道和百科則迅速聚攏了大量中文內容;收購導航網站Hao123則更成為點睛之筆,中國總體低下的互聯網使用教育水準使導航頁大行其道。而在推廣方面,百度則借鑒了網游行業行之有效的網吧攻略戰,甚至在一些二三線城市,網吧的瀏覽器首頁均成為百度搜索頁面。鳳凰衛視著名主持人梁冬加盟后,與百度市場營銷團隊共同打造的SLOGAN“百度一下,你就知道”成為中國互聯網最為著名的廣告語,甚至影響了不少人的使用習慣:他們在使用別的內置搜索引擎的瀏覽器時,也會在搜索-地址欄中鍵入百度,看到熟悉的藍紅頁面后再展開搜索瀏覽工作。
谷歌中國在這方面的應對則基本采取了自居弱勢的“合縱”策略。谷歌先后與騰訊搜搜、新浪等本地產品達成合作協議,為他們頁面上的搜索框提供搜索支持服務。僅僅在Google創立初期,這一策略被用來立足與打開知名度,當時他們選擇為Yahoo!門戶提供搜索支持服務,并在2000年羽翼豐滿后立刻獨立出來提供服務。而在谷歌中國,這一策略被再次拿了出來。除此之外,谷歌中國還入股了當時在版權上頗有爭議的迅雷公司,以獲取巨大的流量來源。這與總部始終強調的DO NOT EVIL幾乎背道而馳。
除了在流量入口上大做文章外,谷歌中國在產品線上也采取了緊跟百度的策略。雖然自主研發的谷歌拼音輸入法推出不久就被搜狗發現抄襲詞庫,但與天涯合作天涯問答、來吧,模仿百度風云榜推出谷歌熱榜,與巨鯨音樂合作“谷歌最成功的本地化產品”谷歌音樂,收購網址導航站265,谷歌幾乎全盤拷貝了百度的產品線。科技博客作者霍炬形容這種狀況為“百度模仿Google,谷歌山寨百度”。
陸續還有人加入到不同的小小人群中,但大家在獻花或紀念之后就基本沉寂下來,或跟熟人竊竊私語,現場氣氛一度沉悶起來。在看到有人在基座上寫下“In Google We Trust”之后,淼叔終于忍不住了,跳到基座后提議說,各位推友,我們來唱首歌吧。這個提議得到了出乎意料的響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1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