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摩托羅拉裁員背后:大公司病纏身
他介紹,諾西裁員重組后,壓縮掉二線經理,實現扁平化管理,提高決策效率。
諾西的故事是這輪裁員潮的冰山一角。在產業研究人士梁振鵬看來,目前的裁員潮在消費電子領域有一定的普遍性。這些裁員的企業共性是在消費電子領域落伍。蘋果和三星在這個領域發力后快速崛起,帶走消費電子領域大部分利潤。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表示,本次全球3C行業大裁員企業存在的共同原因:轉型跟不上。
自負,謹慎,不放權
日本企業在華高管權力有限,常常需要向總部匯報。
陸刃波的觀點正是日益滑落的電子巨頭索尼最新的一局振興之棋。
蹉跎10年之后,索尼下決心收回了索愛。
“索愛回歸母體,能否迅速融合網絡化消費產品線,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視和個人電腦,甚至將內容整合進來,是索尼再創輝煌的關鍵”。遲澤準,前索尼中國公司副總裁,1981年加入索尼總部,28年之后離開索尼開辦了自己的咨詢顧問公司。
對此,索尼中國區官方表示,“我們日本總部最近面臨一些困難。但是中國業務一直表現良好”。
他們稱,將在“一個索尼”的新政策下,將公司的全部力量聚焦于三大“支柱”:移動、數碼影像和游戲。
至于更具體的問題,他們說,需要請示日本總部才好回答。
另一家虧損嚴重的巨頭夏普也是同樣的回復。“我認為根本是人的原因”,日本南富士產業株式會社中國區總經理杉山拓說。
“日本這幾家大公司自負,謹慎,不愿放權,本土化做得差,是他們失去了全球化市場的原因”,這位日本的電子制造企業咨詢專家說。
杉山拓說,以駐華為例,日本企業習慣派出懂財務的人來掌管中國區公司,而歐美韓國企業更習慣派出懂人事的人開拓外國市場。
他說,日本企業在華高管權力有限,經常是商業談判完成后,歐美韓國企業的總經理可以基本給出肯定答復,但是日本企業通常會表示,要回去商量一下,“其實就是給總部匯報”。
巨頭的“大公司病”
過分強調統一管理,“前方”的主導權減少,削弱了研發人員的創造性。
“這不是日本企業獨有的問題。”遲澤準說,各國的大公司都對公司整體的“合法性管理”越來越重視,但這是個雙刃劍。過分強調統一管理,現場的主導權減少,肯定會削弱研發人員的創造性。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索尼參照美國的管理模式,早在1997年就開始試圖將負責監督的董事會和負責執行的領導班子分離開來。結果發現去年董事會成員15人中,只有2人是公司自己的高管,而其他的人都是外聘來的獨立董事。
遲澤準多次參加索尼總部的董事會。他記得,索尼過去推出“PlayStation”等拳頭產品時,在董事會現場的開發人員和經營者積極互動、迅速拍板的氣氛,“很懷念”。
“現在董事會成員都是一些四處兼職的經營管理專家,有幾個能聽懂開發現場的聲音、承擔產品創新所帶來的風險呢?”遲澤準說。
他認為,三星能夠迅猛發展還是因為目前是創業者在掌管公司。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b>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