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高位震蕩 10月國內油價下調可能性不大
10月份國內成品油價下調的可能性已經非常低。據前瞻網記者了解,9日是上次上調油價后第21個工作日,以目前國際原油現貨均價滾動推算,至10月底,三地原油變化率不會達到-4%。
在上半年,國內成品油價格經歷“三連跌”時,市場一度猜測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或將迎來契機,不過還未實現時國際油價便又進入上漲趨勢,改革時機最終“稍縱即逝”。業內人士認為,本輪國際油價震蕩走低,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再次迎來出臺良機。
10月油價下調預期恐落空
受國際油價震蕩下跌的影響,近期三地原油變化率延續跌勢。截至10月8日收盤,三地原油變化率為-2%,較上一工作日下跌0.14%。
據卓創資訊數據監測模型顯示,如果近期三地原油均價保持目前每桶109.63美元的價位,預計后期三地原油變化率仍會延續跌勢。
卓創資訊分析師胡慧春認為,鑒于目前三地22天移動均價中原油高價位所占比重逐漸增大,將拉低三地變化率跌幅,預計10月份變化率難以達到-4%,下調窗口將處于關閉狀態。
“如果原油價格繼續在當前水平震蕩,三地變化率將繼續負向擴張,但短時難以達到4%紅線,并于25日前后開始回縮,則本月成品油調價窗口難以開啟。”金銀島分析師李爽認為。
目前,國際原油市場利好利空消息交替出現,導致國際原油價格高位震蕩,布倫特期貨價格在國內長假期間一直在110美元/桶上方波動。
中宇資訊分析師高承莎表示,只有在原油現貨從10日起下跌超過1美元并持續運行至10月末的情況下,成品油下調窗口才有開啟的可能。
汽柴油價格延續跌勢
自9月20日以來,國內成品油市場價格持續下滑。高承莎稱,9日中石油、中石化及地煉汽柴油報價繼續下行,其中華東、華北個別市場柴油跌幅超過100元/噸。卓創資訊監測顯示,截至10月9日,國內0#柴油車提批發均價為8345元/噸,較9月19日累計下滑186元/噸,93#汽油車提批發均價為9667元/噸,累計下滑107元/噸。由于短期內三地變化率仍會延續跌勢,并逐漸逼近-4%,市場人士多看空后市,目前貿易商積極拋售前期庫存以減少損失,使得市場流通資源較為充裕。
高承莎分析,近期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油企“明爭暗斗”,資源成交價格暗跌為主,多為走量趕任務,部分市場競爭比較激烈,旨在利用“價格戰”搶奪市場份額。
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回落抑制了成品油終端需求。胡慧春說,前三季度中石油、中石化銷售任務完成欠佳,使其四季度的銷售壓力明顯增大,保利潤的目標難以成為首選。在諸多利空因素的打壓下,預計后期國內成品油市場仍會延續下跌的態勢,石化雙雄批發出貨難有根本性改善。
定價機制改革再逢“良機”
國際油價震蕩走低讓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再次迎來出臺的好時機。卓創資訊分析師陳晴表示,近期國際油價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美國大選臨近、市場需求不佳等因素作用下震蕩下滑,就國際環境來看,成品油定價機制完善改革推出的新時機再次到來。
而從國內情況來看,CPI自2012年5月以來持續控制在3%下方,通脹可控;而且需求增長不明顯,市場基本面較為溫和,也利于成品油定價機制完善改革的推出。
而對于企業和老百姓來說,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推出也是“越快越好”。改革之后“漲多跌少”的情形有望得到一定改善。
中宇資訊分析師王金濤認為,目前國際原油結束了之前的大漲大跌開始進入一段調整期,未來經濟更多是以穩定為主,像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幅度可能非常有限,這對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
“現在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方向已基本成型,如果10月底或11月初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格如期下調的話,我們認為成品油定價機制跟成品油零售價下調同時推出的可能性非常大。”王金濤稱。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2024年,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334862萬千瓦,同比...[詳細]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