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之于O2O:噱頭還是機遇?
二維碼只是O2O的噱頭?
其實,O2O的概念解釋起來并不復雜——將線上的消費帶到現實中的商店中去。當然,線上消費也可能是一張機票、一場演唱會,還有人提議將各大景點的售票引入O2O模式——這著至少可以讓景區按照提前的售票量開放接待游客。
不過O2O也不是什么全新的概念。早期的團購可謂是這一模式的最基礎版本,不過團購最終產生的費用還需要線下支付,而O2O的精髓則在于線上就完成付款,比如攜程網可以說是O2O的先行者。
時下,O2O吸引電商大佬的原因在于,廣闊的線下市場基本沒有被這一模式所涵蓋。就是說,下班買菜也可以O2O、商場購物也可以O2O、去餐廳吃飯也要O2O,如果可以,電商大佬們能將路邊燒烤攤也引入O2O——而客戶要做的,只需要在線上完成選購商品或菜品然后支付款項,下班后直接去“提貨”,O2O將懶人模式做到極致。
一組數據展示了這個足夠大的市場:2010年到2011年11月共有64家O2O企業獲得風險投資青睞,2011年前11個月,O2O市場投資金額近70億元。去年全年中國O2O市場規模為562.3億元,而今年則被預計達到986.8億元。
而經緯創投合伙人萬浩基曾對媒體評價:在O2O龐大市場規模下,即便只占有1%市場份額,甚至千分之一,都可能成為一家上市公司。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也表示:O2O讓電商網站進入新階段,O2O領域是創新工場投資重點方向。
有市場,有資金,在O2O領域前行的大佬們現在需要將互聯網和現實連接起來,而早先這種線上線下對接成功的案例是攜程類網站。
“攜程類網站采用經典模式——網站直接對接航空公司,這種細分下的O2O相對比較簡單,網站只需搞定若干家大企業便可以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網絡,而機場作為機票業務的唯一終端,自身便可以聚集客戶群體,使其客戶黏合度很高。”互聯網分析人士周峰說。
但實際上,攜程僅僅是O2O龐大市場上的冰山一角,相較于規模有限的航空、鐵路票務產業而言,如何將O2O深入平常生活中才是電商網站看到的藍海。
“比如我要在下班的時候買菜,又不想在市場排隊,這就需要O2O,白天在電腦上進行選擇付費,下班后到市場直接提取,但中間有一道環節,怎樣在完成支付后,確認貨品并且由購買者與商家達成對接,這是現在的重點問題。”
周峰認為,傳統的電商行為無法完成確認與對接的環節——不過,幾年前雷聲大雨點小的二維碼,如今又借助O2O開啟了熱點。
在剛剛過去的第十一屆互聯網大會上,騰訊CEO馬化騰稱:在線上線下結合的過程中,二維碼將發揮巨大的作用。同時騰訊也正在大力推廣二維碼的普及,因為這是線上線下的一個關鍵入口。
二維碼的“噱頭”
而二維碼真是O2O模式的點金石嗎?“它只是做了個移動支付,最多可能的應用場景就是歲末大促銷的時候不排隊付款而已,其產品邏輯是線下到線上。”某互聯網公司二維碼技術主管劉成說。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二維碼在早期基本應用于個人電子名片、產品介紹、團購消費憑證會議的入場憑證等。在電商領域,其作用于線下掃描商品廣告上的二維碼,然后在線購物,這解決了B2C或者C2C在移動電商中的一個沖動性消費購物的問題。而另一些實體商店,諸如星巴克,則利用二維碼進行商品支付通道。
“而O2O模式核心是用戶、連接平臺、商戶,用戶的行為最終是去線下商家消費,但非要通過一個平臺生硬地把支付環節搬到線上,且發生時間還在體驗服務之前,這跟直接去線下體驗服務,然后再支付費用這種傳統的消費方式比較起來總是讓人難以接受。”劉成說。
而二維碼的可替代性也成了O2O“架橋”的一個疑點,劉成分析:“從二維碼的應用場景和O2O模式的價值來看,兩者結合的主要模式是二維碼能當作優惠券、付款憑證或者會員卡來用,但是二維碼是以圖片形式保存的,商家得發送彩信用戶才能收到,而彩信的到達率至多70%,這也是現在有什么數字二維碼、中文二維碼等等形式出現,主要是為了能用sms發送。但是這種應用直接用一串數字密碼就可以替代,成本也低得多,很難形成競爭力。”
“實際上,二維碼也可能只是噱頭。” 針對微博上有人指出很多人用大眾點評網搜索商家,然后到店用微信掃描二維碼打折,大眾點評在幫微信義務勞動、幫微信在鋪路這樣的觀點,周峰認為,“說這樣話的人其實并不了解這個過程中核心價值在哪里。商家需要的是用戶到店消費,對他們來說有價值的是誰能夠把用戶帶進店,用戶需要的是能夠快速找到目標商家,至于用戶進到店里,是否有優惠已經不是很重要了,更不用說還要掃碼獲得優惠。所以整個過程中產生價值的是大眾點評,它能從商家那里賺到錢,而微信,目前還在砸錢找商家、談折扣、放牌子呢。”
實際上,二維碼是一座連接虛擬與現實的橋梁,它解決了移動電商O2O模式中線上線下的關鍵入口問題,但替代不了O2O模式中用戶與商戶的連接平臺和用戶所需要的服務。
劉成認為,做O2O,不能僅僅依靠二維碼在線上和線下搭橋,更多的還是源于網站本身對這一模式的培養。
“培養足夠多的基礎活躍用戶,并且這些用戶對線下服務需求很旺盛;利用好移動互聯網獨有的特點,如LBS、身份識別、永遠在線等;能夠提供用戶所需要的服務,并且這些服務與其他競爭對手相比有較大優勢;能夠完全掌握某個領域或多個領域的線下渠道。”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