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價改試點成功 改革進入倒計時
從去年12月26日起,天然氣價格改革在廣東、廣西試點。專家表示,經過試點已獲得相對成功的經驗,在全國推廣價改的條件已基本成熟。天然氣價格改革進入倒計時。
眼見冬季天然氣使用高峰期將至,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工作也將拉開帷幕。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日前在“2012年全國天然氣工作會議”上指出,2013年重點做好八方面工作,其中包括“進一步完善天然氣價格機制”和“引導天然氣高效利用”等,這被業內視為天然氣價格改革將加快推進的信號。此間,另有媒體報道稱,全國天然氣價格改革過渡方案已經完成并遞交給國家相關部門,最快可能在年底公布。
試點成功,價改正當時
目前,天然氣的消費量正在快速增加,導致進口量也急劇增加。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我國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已由2007年的5.8%上升到今年預計的30%。另據統計,1-9月,天然氣產量79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2%;進口天然氣約合305億立方米,增長35.5%;天然氣表觀消費量106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3.6%。同時,我國儲氣能力建設滯后,儲氣比僅為2%,遠低于12%的國際水平。不僅建設任務十分繁重,而且價格體系也尚未理順,這將直接影響到供氣安全。劉鐵男表示,在近期或相當一段時間內,我國對進口天然氣存在依賴。同時,劉鐵男透露,我國天然氣利用率僅為4.6%,比國際水平低20個百分點。業內人士認為,在這種背景下,天然氣價改勢在必行。廈門大學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天然氣價格應該是中國幾個能源品種價格中最混亂的。一方面,對外依存度越來越大;另一方面,目前改革比較容易,因天然氣在民用中占比還較小,而今后當居民天然氣用量變得很大時,改革比現在要困難得多。”
另有專家認為,基于天然氣價改在“兩廣”試點的成功經驗,在全國推廣價改的條件已基本成熟。據悉,從去年12月26日起,天然氣價格改革在廣東、廣西試點。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消息稱,自2011年12月26日起,在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開展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試點,以“市場凈回值”定價方法,取代此前的以成本加成為主的方法。據悉,所謂“市場凈回值法”就是選取計價基準點和可替代能源品種,建立天然氣與可替代能源價格掛鉤的機制。
“市場凈回值”只是過渡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即將開始的天然氣價改的思路,首先就是將現行以成本加成為主的定價方法,改為按“市場凈回值”方法定價,目前該方法經試點后已初步得到認可,擴大試點也會沿用這一機制。中石油集團一位內部人士證實,全國天然氣價改擴大試點的方案已完成,定價方法仍沿用在兩廣試點的“市場凈回值法”。按照此前計劃,川渝等地有望繼兩廣之后成為第二批試點區域。另據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傳出的消息,該方案作為過渡方案目前已遞交國家相關部門。
“天然氣大發展的必要前提就是要進行天然氣價格改革。”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表示,“市場凈回值法”只是一個過渡,天然氣價格改革包括價格水平和定價機制兩大方面,平衡各方利益不易,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只能是分步驟進行。息旺能源天然氣分析師王瑞琦則認為,此舉可以理解為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的前奏。如果是按照新定價機制一步到位,價格調整的幅度相對較大,企業居民用戶難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消化或吸收,因此在實行完全的價格機制之前,出臺一個過渡性的機制,給市場一個調整的時間和適應的過程。
“市場凈回值”法,即模擬市場的辦法,以市場競爭形成的可替代能源價格為基礎,折算天然氣中心市場價格,在此基礎上倒扣管道運輸費后回推確定天然氣各環節價格。按照改革思路,綜合考慮我國天然氣市場資源流向、消費和管道分布現狀,發改委選取上海市場(中心市場)作為計價基準點。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劉毅軍說:“從天然氣價格發現層面看,上海氣源多,終端用戶多元化,適合作為全國價格基準。”上海天然氣供應主要有西氣東輸一線、二線、川氣東送等重要管道天然氣,又有進口液化天然氣項目、東海平湖油氣田等。試點后,廣東、廣西兩省(區)天然氣門站價格,則以上海天然氣門站價格為基礎,考慮天然氣市場資源主體流向和管輸費用,兼顧廣東、廣西兩省(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確定兩省(區)門站價格。根據上述定價方法,按2010年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氣進口價格(對應的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為每桶80美元左右)測算,發改委確定廣東、廣西兩省(區)最高門站價格分別為每千立方米2740元和2570元。
“一省一價”較合理
如果“市場凈回值法”在全國推廣,那么長期以來“一氣一價”“一地多價”“進口倒掛”的格局將結束。“天然氣價改過渡方案的作用是將我國天然氣的整體價格抬高,但由于中國區域性市場的價格承受能力差距大,所以‘一省一價’的形式較為合理。”王瑞琦說。
另外,在此次改革中,門站價格管理適用于國產陸上和進口管道天然氣。進入長輸管道混合輸送并一起銷售的頁巖氣、煤層氣、煤制氣等非常規天然氣,也將執行統一門站價格。門站價格是指國產陸上或進口管道天然氣的供應商與下游購買方(包括地方管道公司、城市燃氣公司、直供用戶等)的交氣點價格。隨著西氣東輸一線、二線,以及陜京線、川氣東送等多條管道相繼投產,覆蓋全國的天然氣管道網絡已初步形成,供氣方式逐步由單氣源、單管道轉變為多氣源、多路徑、網絡化供應。除國產氣外,還有進口管道氣、LNG,未來煤層氣、頁巖氣、煤制氣等非常規天然氣進入管網銷售。不同氣源,氣價也不盡相同。根據業內人士介紹,進口LNG價格在2-4元/立方米,新疆煤制氣入網價格在1.6元/立方米,中亞進口天然氣道達新疆霍爾果斯門站價格在2元/立方米左右。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2024年,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334862萬千瓦,同比...[詳細]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