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兩極分化 “光棍節”蛋糕誰能分享?
一年一度的“光棍節”又到了。事實上,自從2010年以來,每年的11月11日前后,都是一番線上電商大舉促銷,線下快遞如逢春運的景象。
三年大戰“光棍節”的背后,是快遞業的質變,技術和資本的集聚更加密集。此外,不少企業高歌猛進的同時,一些同行則陷入困境甚至完全出局。業內人士預計,今后快遞業優勝劣汰將更加明顯,整個行業已進入轉型升級關鍵期。
隨電商起舞:快遞業擴產提速
今年將是不少快遞企業發展最快的一年。主要快遞企業“三通一達”之一的中通速遞董事長賴梅松說:“去年以來,我們在全國有20多個分撥中心進行了擴建,全網每月平均新增50多輛大型廂式貨車,累計新增設備投入達2億多元,員工新增2萬多人。”去年,中通速遞每天快件量是105萬件左右,而今年一舉沖高至220萬件,高峰期甚至能“吃下”350萬件。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截至9月,今年全國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38.3億件,超過2011年全年業務量,月均同比增長超過50%,增速明顯高于往年。
網購的井噴是快遞企業快速“擴產”的主要動力。目前,網購件已占據“三通一達”等大型快遞企業業務量的50%-60%。
去年11月11日-13日期間,國內快遞業務量日均突破1600萬件,不少企業快件積壓明顯,一些派件延誤嚴重。今年的“光棍節”前夕,除幾家主要電商外,一些家電、服飾等傳統企業的電商平臺也參與進來,業界預計各大電商的日訂單量或將超過4000萬單。
高速增長驅動快遞業漸迎質變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在連年高速增長的同時,國內快遞業正經歷著由量轉質的深刻變化。其一,信息化水平明顯升級。韻達快遞高級副總裁周柏根介紹,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韻達在全網推廣手持電子終端,目前已增加4萬多把,到年底將實現“人均一把”,從而實現快件信息實時錄入、跟蹤、自動分揀,平均時效提高兩個多小時。
據了解,“三通一達”等主要快遞企業近年來或與IBM等企業合作,或進行自主研發,使快遞網絡的信息化程度有了質的飛躍。
其二,快遞航空化步伐進一步加快。今年,圓通速遞對部分線路開通全貨機運營,目前已具備5架波音737機型的運力,實現了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區域之間快件次晨達、次日達。圓通將用全貨機主營華東、華南、華北之間的國內快遞市場,有助于搶占高端、遠程快件業務。據悉,今后一兩年將有更多民營快遞實現全貨機運營“零的突破”。
其三,經營模式趨于優化。在通過加盟制實現全國布局之后,快遞企業正轉向直營化,重構經營和管理模式。賴梅松介紹說,2010年以來,中通進行股權改制,將各分撥中心直營化,“目前全網93%的快件份額都在我們自己手中,轉、運兩個環節都是自己控制。各加盟商實際上相當于股票市場上的散戶,他們持有公司品牌,自身就會升值”。今年以來,韻達快遞在省會、大城市、重要地級市的分撥中心也已經收回成為直營店。
上海市郵政管理局局長李惠德認為,國內快遞企業有從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向勞動力、資本和技術密集型企業轉變的趨勢。
火爆行情推動快遞業轉型升級
“光棍節”的蛋糕,并非人人都能分享。當部分快遞企業跨越式發展的同時,星程急便、CCES等知名快遞企業則遭遇停運甚至破產,區域性快遞公司更是頻頻出局。業內人士認為,快遞業的“兩極分化”越來越明顯,市場洗牌將明顯加快。
一個現實是:電商促銷帶來的火爆,并不能掩飾中國快遞業自身的軟肋,既有土地、人工等成本高企,管理粗放等“內憂”,也有UPS、聯邦快遞等國外巨頭加快中國布局等“外患”。
據悉,多位快遞企業負責人在緊抓機遇同時,也清醒地看到挑戰。申通快遞副總裁劉榮坤認為,今后快遞業至少有兩大困難需要解決:一是市場環境越來越規范,企業利潤越來越低;二是從一線員工到優秀管理人員都面臨短缺,而“目前留給企業的時間并不多”。圓通速遞董事長喻渭蛟則認為:“未來三五年是中國快遞業發展的關鍵時期,企業或者上一個臺階,或者被擠出局。”
機遇與危機并存之下,快遞業差異化競爭的格局日漸明顯。比如,EMS等更加注重時效件、中低價快件市場,申通等則開始拓展文件、貴重物品、貨樣等中高端業務,有快遞公司還跨界進入電子商務領域等,也有企業則深耕“故土”。
業內人士呼吁,政府應對處于轉型升級關鍵時期的快遞產業加以扶持。日前,上海出臺了13條政策措施支持快遞業發展,比如創造條件支持總部在上海的快遞企業整體上市、對快遞企業拓展產業用地予以支持、政府采購對符合條件的快遞企業開放等,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專家表示,上海的這一做法值得其他地方政府借鑒。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