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投資百億廣西建廠 或跳進“光伏”火坑?
或跳進一個火坑?
不過,郭臺銘進入光伏對富士康本身和整個行業是福是禍,目前業界尚無定論。
在一位江蘇大型光伏企業高管看來,如今富士康大舉在廣西建造光伏電站和工廠未必是一個好機會。
一方面,光伏產業如今雖然凄慘,但未必是跌到了谷底,具體要看2013年5月或6月歐盟雙反結果對中國市場的沖擊有多大;另一方面,廣西地區的日照并不算豐富,相比新疆、青海等地區有不小差距。加之廣西地區屬于貧困省份,除國家統一的補貼之外,地方政府難以再對富士康提供20座光伏電站的上網補貼。“因此,富士康雖然有迫切的轉型需求,但現在這么聲勢浩大的進入,有可能是跳入另一個火坑中。”
上述人士透露,“2013年還有內蒙古的地方政府找到我們,許諾我們投資20億元建廠就給予一定數量的煤炭,即便這樣我們還是拒絕了。”
江西賽維一位人士則表示,目前投資光伏電站至少需要20%的自有資金,剩余80%需要向銀行進行融資,但目前的情況是大部分銀行已經關閉了對這一領域的融資渠道。究其原因,是因為上網電價每年都在下調,光伏企業原先承諾的內部收益率和回收期難以保證,銀行擔心貸款無法按期收回。“即便是一些央企,也不一定能從銀行拿到投資電站的貸款,富士康就更難了。”
正因如此,多位業內人士并不看好“代工皇帝”郭臺銘進入光伏產業。海潤光伏CEO楊懷進直言,如今光伏產業走出泥潭很艱難,最早也要在2014年年底出現轉折。
而上述上海光伏企業人士進一步分析表示,富士康完全沒有任何在該行業的經驗和技術積累,代工模式放到光伏行業也行不通,再加上富士康的光伏產品即便生產出來了,也難迅速賣出去,畢竟如今市場不景氣,富士康在國內外都沒有相關的銷售渠道,因此“富士康在光伏行業劣勢很明顯”。
意欲抄底行業
上述熟悉郭臺銘的人士表示,富士康如今發展并不盡如人意,表面風光實際上利潤已經在不斷下滑,而且與過去相比,這幾年中國的人工成本至少比過去翻了兩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也逐漸正規起來,這讓富士康的代工模式日漸沒落。
“郭臺銘一直有轉型的想法,欲推出自己的品牌,建立自己的渠道,他一直認為,光伏行業將是這個轉型契機。”上述人士表示,“他有種想法,憑借富士康的規模,將給這個行業在技術和成本上帶來巨變。”
前瞻網記者了解到,傳統代工模式的衰落讓富士康開始陷入泥潭。財報顯示,2012年鴻海旗下主營手機代工的FIH(富士康國際,主要為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品牌代工)虧損3.164億美元,創歷史最大虧損紀錄。
此前,郭臺銘一直有意愿將“制造的鴻海”轉為“科技的鴻海”和“商貿的鴻海”。此前有消息傳出,在富士康內部正在進行相關討論,準備在今年開出上百家科技體驗店,也將重新設計LOGO等,打響富士康自己的品牌,而光伏則是郭臺銘的另一塊“試驗田”。
“如今,國家大力發展光伏電站和分布式發電,計劃到2015年達到30吉瓦,郭臺銘認為這可能是進入光伏行業的一個契機。”常州天華新能源公司總裁謝瀟拓表示。
在他看來,2011年年底富士康就準備進入光伏行業,誰知到了2012年風向突變,光伏業整體進入寒冬,導致原先的計劃被打亂,因此才拖延至今。“而現在,其從政府補貼力度比較大的光伏電站入手,將是一個機會。”
江蘇一家光伏組件企業高管則認為,郭臺銘有抄底光伏之意圖。“種種跡象表明,如今的光伏產業已跌至谷底,此前還有傳言巴菲特旗下的中美能源控股公司欲收購無錫尚德,目前無錫尚德的上市公司尚德電力的總市值不過1.3億美元。目前光伏行業處于低迷,很多上市公司市值便宜,而且全新的太陽能設備可以低價買到,正是適合大舉收購和進入的時候。”
“現在光伏行業確實有些回暖的跡象。”一位上海光伏企業負責人表示,2013年大部分企業毛利率可能會從負數轉為持平,甚者會有1%~2%之間的盈利。
根據他的預測,2014年光伏企業的毛利率可能會繼續上升到5%左右,這也意味著以前光伏產業30%~40%的高利潤時代已經結束,整個產業回歸到了一個正常的狀態。因此,由于郭臺銘看到了回暖的跡象,他這次有可能是動真格的,意圖重新顛覆光伏行業格局。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