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鋼鐵貿易沖突升級 歐盟認定“惡意報復”
非報復行為
現今,歐盟打算就中國對特種鋼管征收高額關稅向WTO提起訴訟,言語之中似乎認定這是中國出于“惡意”報復的行為。
“這不是報復的行為,而是對國內鋼鐵貿易的自我保護,是一種合情合理的反擊手段。”業內分析人士張琳稱。
在張琳看來,國內鋼管產能本就供大于求,若加上美歐兩國的雙重夾擊,國內鋼管企業的日子會更加難過。所以進口鋼管的傾銷,讓國內的鋼企遭受了很大的損害,國家采取自我保護是合情合理的。“國家肯定是經過了市場調研,才會有征收高額關稅的舉措。”張琳認為。
“從歐盟和日本進口的鋼管,有的價格比國內生產的要低,占有了很大一部分市場,讓本來就低迷的鋼鐵產業雪上加霜。而且從行業角度看,這些進口鋼管也確實有傾銷的嫌疑,國家的調查是合理的。”一位鋼鐵行業人士表示,征收關稅也表現了國家貿易方面自我保護意識的提高,不再像以前一樣只是一味地“挨打”或“息事寧人”。
貿易沖突升級
無縫不銹鋼管案件與之前的中歐太陽能面板和葡萄酒爭端無關,然而依舊有分析人士指出,這明顯是中歐貿易沖突的新升級,貿易對抗的“戰火”已經蔓延到鋼鐵行業。
在張琳看來,這樣的貿易沖突中國需要積極面對。“中國鋼鐵出口一直遭到國外政府頻頻的‘雙反’調查,躲避政策顯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歐盟在WTO提起的針對中國的X光掃描儀關稅爭端中獲取勝利,這是歐盟首次成功挑戰中國的貿易保護措施。那么此次歐盟就中國對特種鋼管征收高額關稅向WTO提起訴訟,結局如何引人關注。
相關人士表示,WTO規則禁止成員國以牙還牙的報復,要求成員國在征收任何關稅之前須通過詳盡調查收集證據,證明該國行業受損。“如果中方征稅的證據合理,歐盟方面不一定會獲勝。”該人士稱。
“當然,國家的態度和談判交涉能力也在其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張琳認為,這不僅僅是貿易之爭,也是現今中國如何面對國外貿易保護政策的一次考驗。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