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偽造車禍騙保 用病人遺體偽造車禍騙巨額保費
以藥養醫,亂開檢查……這些現象似乎反映了時下醫生們為了最大化自己的收入,不惜損害患者的利益。然而,比起以下這幾名醫生的行為,上面這些現象簡直不足為道。
醫生偽造車禍騙保 用病人遺體偽造車禍騙巨額保費
今年1月,中國人壽、人民人壽、新華人壽、平安養老、泰康養老、富德生命人壽、幸福人壽等多家保險公司相繼到公安機關報案反映被保險人張某、梁某等交通死亡事故理賠資料疑點較多,有保險詐騙的重大嫌疑。近日,該案已告破。
作案流程如下:先由醫保科主任物色患癌癥將死的住院病人,將其資料賣給從事保險業務多年的騙保人,騙保人為病人辦理意外保險,待病人死亡后將其遺體拉到路口,用事先準備好的車輛撞擊,偽造交通事故死亡現場。再由該院ICU醫生開具“車禍搶救無效死亡”的病歷,并拿病例及相關認定材料去保險公司領賠償金。由于騙保人會將同一個病人在多家保險公司投保,因此至案發,警方統計團伙累計作案竟達42起,犯罪既遂25起,未遂17起,已騙取保險金140余萬元,仍需賠付160余萬元。
也就是說,只要醫保科主任、ICU醫生這兩個關鍵職位上的醫院“內鬼”進行合謀,這個騙局其實可以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醫院里進行復制。這實際上屬于保險鏈條的漏洞。
但即便是這樣,該操作方式其實還存在很多疑問:死者難道沒有家屬?“撞人者”屢次撞人為何沒有經過公安機關的處分?如果按照正規程序來走的話,這類事件其實完全可以避免。
對醫生行為進行約束,就必須靠權力制衡和規則的嚴格執行。就類似于企業中的現金管理一樣,出納的確是管理現金的,但現金的取出需要相關票據,并且會被記錄下來。同理,如果病人的資料也實行了類似制度,就算是醫保科主任調取資料也會留下痕跡、受到限制。可見,向企業一樣建立一個權責明確,單據連貫的體系,是當下很多醫院需要做的。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和算法的不斷發展,無人駕駛物流...[詳細]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網友評論
4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