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出口形勢加速惡化 企業信心跌至谷底
廣東進出口放緩態勢已經發展到危急邊緣,這讓上至政府主管部門下至企業都非常焦慮。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廣東外貿進出口、出口和進口的規模在全國各省市中仍居首位,但增長幅度分別低于全國增幅5.8、2.3和9.8個百分點。在我國外貿進出口前6位的省市中,廣東省進出口增幅位列第五位。
其中前11月,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25.1%的廣東省進出口貿易總值為830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7.8%。其中,出口4823.4億美元,增長18.8%;進口3485.6億美元,增長16.6%。
“歐美發達國家經濟增速低迷,而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同步下調,導致中國出口環境持續惡化。預計明年外貿進出口增速將進一步減緩。”有外貿專家表示。
深圳寶安區一位做耳機出口的企業負責人傅淼認可上述專家觀點,他表示,挺過了2008年金融海嘯的沖擊,可能熬不過“2012年的寒冬”。
伴隨著“中國制造”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不斷壯大,2000年開始在深圳電子市場打拼的傅淼,身邊不缺白手起家把企業做大的學習對象。2004年,有了自己廠房的傅淼開始書寫他的規劃 銷售額每年保持10%的增長。
到了2008年,傅淼憑著“剩者為王”的信念,在利潤率只有2%的情況下仍堅持把企業做下去。2010年剛剛緩過氣來,沒想到到了今年,形勢更為嚴峻。
“現在堅持做下去,一方面是不想丟下創業的團隊,另外,也沒有別的投資機會。”傅淼表示,他身邊的企業主大多都有類似心態。
實際上,2011年年初以來,珠三角、長三角地區中小企業經營困難的消息不斷。廣東省代省長朱小丹近日就表示,“受全球經濟的影響,廣東外貿1到10月份增速放緩,呈明顯的下行趨勢。我們的出口貿易現在面臨非常大的挑戰,這種挑戰甚至可以說不亞于2008年。”
海關人士分析,今年下半年以來,廣東各月的增幅不斷收窄,呈逐月回落之勢。其中,出口增幅連續5個月回落,11月增長5%更是創近兩年以來的新低,外部主要市場經濟不景氣、需求不足的憂患仍在。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2024年,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334862萬千瓦,同比...[詳細]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