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十二五”規劃待產 投資者寄予厚望
“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這是《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下稱《決定》)中明確的內容,受此影響,文化產業不斷升溫,而與之相關的《文化部“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倍增計劃》和《國家動漫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最受關注,不過日前有消息稱,上述規劃年內恐難出臺。
系列規劃今年難出臺
早在3月份,不少媒體就援引文化部高層人士的話報道說,文化產業“十二五”規劃將在4、5月份出臺,并指出未來文化產業增速肯定超過GDP增速。到了7月,有媒體又引述文化部相關負責人的話稱,文化產業“十二五”規劃已經完成,動漫產業被納入其中。
但不久前文化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并沒有文化產業“十二五”規劃一說。事實上,市場上一直流傳著兩個版本:文化產業“十二五”規劃和文化產業倍增計劃。該負責人說:“文化部要發布的是倍增計劃,不是‘十二五’規劃。”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文體產業研究院分析,文化產業涵蓋的范圍比較廣,文化部只主管其中的演藝、動漫、游戲、藝術品交易等領域。因此,文化部要制定和發布的是上述子行業的發展規劃和目標,即文化產業倍增計劃。
“文化產業倍增計劃還要等中央更高部門的政策指示。”上述負責人指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剛開,接下來的工作重點是部署明年的具體任務,“因此,明年1月份顯得比較倉促,倍增計劃不太可能出來,最快也得等到春節后了。”
作為國家優先發展和重點扶持的產業,動漫產業一直是政策“寵兒”。此次,文化部將單獨制定動漫產業“十二五”規劃。據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動漫處負責人介紹,該規劃的初稿已完成,現在正處在征求意見和討論階段,今年內出臺不太可能。
政策效應明年將顯現
近期,各個部委都在組織學習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積極研究和制定配套政策支持文化產業大發展。中國證監會表示,支持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發行上市,鼓勵文化類上市公司進行并購重組。財政部提出,要完善促進文化改革發展的政策保障機制,提高文化支出占財政支出比例。國稅總局則準備完善支持新興文化產業的稅收政策。
雖然都是積極的表態,但并無具體的相關措施,主要原因就是文化產業倍增計劃等“頂層政策”仍“深在閨中”。產業發展的大框架如不出現,與之配套的財政投入、稅收優惠、投融資、產業發展基金等方面的具體扶持措施將不能有效對接。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快壯大文化產業,推動文化事業蓬勃發展。展望明年,業內人士預計,只有文化產業系列規劃出臺,財政、稅收、信貸、資本市場層面的支持措施才“有章可循”。因此,文化產業的“政策組合拳”到明年才能真正形成,并發揮效應。
據了解,前述《決定》提到,到“2016年中國文化產業的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將達到5%”,這無疑是一個非常宏偉的目標,在這個目標指引下,國內文化產業的滾滾“錢”景已經讓無數投資者躍躍欲試。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2024年,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334862萬千瓦,同比...[詳細]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