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9200塊電影銀幕僅1/3實現盈利
去年中國電影產業展現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上映影片大幅增多,票房收入也大大“破表”。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1年中國電影產業取得131.15億元的票房收入,增幅將近30%;791部的影片數量,增幅超過50%;全國電影銀幕數量達到9200多塊,增幅超過了48%;影院數量達到了2803家,增幅40%。
然而在這些火熱增長的數字背后,卻是整個電影產業鏈冷熱不均、饑飽不勻的狀況——粗制濫造帶來了投資泡沫,令資本業謹慎對待電影投資;專業化多元化電影人才的缺乏,趕不上電影業發展的速度;海外發行屢屢受阻,票房增長僅限于國內市場;院線大躍進,致使去年全國9000多塊銀幕,僅三分之一盈利。
彌補產業鏈的缺失,尋找“票房外”收入,打造大電影產業鏈,越來越成為電影業內人士的共識。
院線大躍進 利潤大縮水
9200塊銀幕僅三分之一盈利
“去年聯和院線全年累計實現票房13.35億元,同比增長約21%。” 聯和電影院線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聯和院線”)副總經理吳鶴滬認為,這主要得益于去年票房的增長以及院線影院數的增加。
但去年更多的院線收益卻不樂觀。吳鶴滬坦言:在電影總票房大獲豐收的背景下,諸多院線卻并沒有感到盈利有太大提升。
在近日電影局通氣會上發布的最新數字顯示,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中,國內共生產各類電影791部,總票房達到131.15億元人民幣,產量和票房收入均創歷史新高。在影院建設方面,去年內地新建影院803家,新增銀幕3030塊,日均增加8.3塊銀幕,銀幕總數達到9200多塊,較上年增幅超40%。
以星美影院為例,2010年星美國際影院在中國大約有20家影院。2011年影院數量增長到40家。根據星美的擴張計劃,2013年,星美國際影城將布局全國90個城市,電影院120家。
同樣快速擴張的影院還有萬達影院、保利博納等影院。40%的影院擴張水平高于30%的電影行業平均增長率。新影院由于設備條件好自然對不少老影院的生存帶來壓力,這使得一些年頭較長的電影院陷入虧損狀態。而新影院由于不斷擴張投資,也同樣尚未盈利。
另一方面,銀幕數的擴張速度超過了票房增長速度。“這也導致了場均人次以及單個影院的票房收入并沒有相應增長,相反很多影院還下降了許多。”吳鶴滬坦言。
業內人士表示:“去年電影觀影人次達到3.7億,遠高于2010年的2.9億,不過,從全國匯總的影院上座率數據看,去年影院場均上座率是下降的。”
某院線負責人表示,在一些區域,每平方公里擠進去了5家影院,每家影院又有約6塊銀幕,且仍有新的影院要投資建設。以上海松江某區域為例,原先有一家地中海影院,做得好的時候年票房上千萬,后來先后進駐了星美、左岸、世貿等影院,單個影院票房收入迅速下降,其中星美影院票房從2010年900萬迅速下降到了2011年的650萬元。令業內擔憂的是,該區域還有新的影院進駐。
世茂影院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周瓊感嘆,現在電影銀幕建設太快了,這肯定會影響到影院的平均收益。
國內一家重要院線相關負責人透露,從已知的數據可以看出,很多地區單個銀幕產出是下降的,去年全國9000多塊銀幕,能夠盈利的僅為三分之一。“金逸、大地等知名院線已經開始出售旗下部分影院,與此對應的是仍有大量資本急于進入影院投資建設。”
藝恩咨詢相關人士透露,目前,國產片制片方獲取分賬票房的38%~43%,發行方獲得4%~6%,院線獲得3%~7%,影院獲得50%~52%。“事實上,2011年院線分賬比例已經進入歷史低點,已經非常接近3%的最低分賬比例,有的院線為了吸引新的影院加入甚至免費服務。”國內某知名院線負責人盛譽(化名)抱怨,由于制片方希望提升收益,影院的盲目擴建又攤低了單個影院票房收入,上下兩頭擠壓了院線的盈利。
長期從業院線工作的施雷鳴說,目前不少院線公司獲得的分成僅為票房的3%,有的甚至低于1%,而此前最高的分成達到9%,比較常見的也在6%左右。
施雷鳴表示,目前大舉建設影院風險其實很大,有關方面也提出指導性意見,認為影院投資的租金不能超過票房收入的15%,然而市場上租金超過20%以上的大有人在,其狂熱程度可見一斑。施雷鳴建議,政府在審批以及政策引導上應該對影院建設投資進行一定把握,合理規劃影院布局將有益于電影產業健康發展。
130億“讓票房飛”高增長險中求勝
在賀歲檔的圍攻中,中國電影業以131.15億元的票房收入結束了2011年之旅。
截至1月11日,賀歲檔大片《金陵十三釵》票房超過5.8億,《龍門飛甲》票房超過5.2億。
回顧2004年,國產電影票房收益只有16億元。“近八九年來,中國電影票房一直以30%的速度高速增長,2010年,中國電影票房達到102億。2011年超過130億。”星美國際集團副總裁袁鑫說。
然而大躍進式的高速增長、電影產業鏈的不完善,粗制濫造帶來的投資泡沫,專業化多元化電影人才的缺乏,都成為行業高速增長下的潛在風險。
與2010年《阿凡達》獨攬近14億票房的情形不同,2011年中國電影票房超越上年可謂險中求勝。“從票房收入可以發現,國產影片與進口大片基本是平分秋色。”袁鑫評價。
2011年,全國電影票房收入1311472萬元,其中,國產影片票房收入703122萬元,進口影片票房收入608350萬元。
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童剛在1月9日的新聞發布會中透露,2011年全年中國內地生產各類電影總產量達到791部,其中包括故事影片558部、動畫影片24部、紀錄影片26部、科教影片76部、特種影片5部,電影頻道生產供電視播出的數字電影102部;內地電影總票房達到131.15億元,較2010年增長28.93%;國產影片票房為70.31億元,占全年票房總額的53.61%。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