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碳稅現“轉機” 歐盟欲“有條件”重啟談判
歐盟征收航空碳稅出現了“轉機”。據了解,日前歐盟氣候行動司司長德貝克(Jos Delbeke)稱,建議“有條件的暫停”航空碳稅新法規部分內容,前提是未來建立的全球氣候保護體系都應勝過目前僅適用于歐盟的體系。全球體系還必須對所有航空公司一視同仁,并設立短期降低排放的目標。
有分析指出,歐盟此次發言中已經適當明確了談判框架內容,談判的基礎是存在一個更加健全甚至更加完善的氣候保護體系,雖然這一前提的談判籌碼并不重,但是足以對部分國家造成政策制定壓力。
德貝克的態度明確顯示了歐盟正在考慮如何緩解與其最重要貿易伙伴間的沖突。
新一輪談判即將開始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中國、美國、俄羅斯及印度等26個國家將于2月21日在莫斯科召開會議,共同商議應對歐盟航空碳排放交易體系的對策。
在已于1月1日生效的歐盟排放交易體系下,航空公司被要求為其所有起降歐洲機場的飛機繳納溫室氣體排放費用,但該要求遭到印度、俄羅斯、中國和美國等20多個國家一致反對。
此前,中國民用航空局已向國內航空公司發出指令,要求未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禁止各航空公司參與歐盟排放交易體系,并禁止以此為由提高運價或增加收費。
而此次歐盟發言相當微妙,是“讓步”還是“轉變”?
中航協市場研究部部長朱慶宇的擔憂來自歐盟措辭的過于“抽象”。
德貝克7日稱,如果今年各國在創建全球排放控制體系上取得顯著進展,歐盟或將在首個費用繳付期前,暫停實施要求航空公司為其溫室氣體排放承擔責任的新法規的部分內容。
但是消息并未提及德貝克所指“顯著進展”及暫停“部分內容”的具體指向。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副秘書長柴海波表示,如果歐盟能在征收碳稅問題上做出讓步,對中國航空公司來說確實是一件好事,也是全球多家航空公司一直努力的結果,至于下一步會采取什么措施要看歐盟方面具體實行哪些讓步。
貿易制衡困難多
目前,全球經濟體面臨著歐盟過早將“碳稅”契約化的局面。歐盟在被中美拒絕后,只能公開表示可以建議“有條件暫停”。
盡管如此,“碳稅”問題的尷尬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變。
分析認為,如果接受“碳稅”,且不說將未來經濟發展主動權拱手相讓,該稅項所形成的成本壓力和連帶效應都可能成為致命威脅。
國際航協(IATA)環境部門總監保羅·施蒂爾指出,征收航空“碳稅”將減少經濟貿易和競爭力,直接影響和威脅航空業直接相關或依賴于航空業生存的產業(如旅游業)和工作機會,這必然使除歐盟以外的其他國家針對歐盟貿易領域采取反制措施。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2024年,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334862萬千瓦,同比...[詳細]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