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LG啟動在華液晶面板項目 京東方:影響不大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進入5月份后,三星及LG這兩家來自韓國的全球面板業巨無霸先后啟動在華項目,與本土已經啟動8.5代線項目的京東方和華星光電展開正式對決。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LGD在廣州設立的8.5代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面板工廠占地約70萬平方米,計劃于2014年下半年實現量產。LGD占該項目七成股份、創維參股20%,其余的由廣州開發區持股。
對于在中國市場啟動面板生產線的原因,LG在其官方新聞稿中羅列了一組統計數字,即中國2011年銷售液晶電視4452萬臺,超越了傳統液晶電視超級市場北美和西歐,成為液晶電視最大的市場,預計2014年更將達到5720萬臺,占全球液晶電視市場的22%,中國的液晶電視市場還將保持迅猛增長態勢。
此外,對于落戶廣州的原因,LG方面表示,廣東地區聚集了國內主要電視廠商,通過在廣州建立8.5代線可以獲得穩定的下游出海口。項目參股企業創維集團新聞發言人李從想就表示,創維當初參股LG 8.5代線項目,就是為了保證在上游能獲得穩定的面板供給,目前創維已經把整機工廠建設到了LGD面板廠旁邊,這樣的一體化作業能提高生產效率。同樣,LG的落成對珠三角彩電企業的采購帶來了便利,比如康佳。
就在上周,三星位于蘇州的8.5代線面板項目也剛剛動工。業內人士認為,三星、LG近日相繼開工和國內面板關稅上調有直接關系。自2012年4月1日起,我國對32英寸及以上不含背光模組的液晶顯示板征收的進口關稅由3%調整為5%。李從想認為,關稅上漲后,在中國國內落戶高世代線面板項目成為國際面板企業的不二選擇。
但這是否會蠶食本土企業的市場呢?截至記者發稿時,華星光電對于記者提出的是否因韓國企業進入而感到壓力的問題不愿做任何回復,而京東方副總裁張宇此前曾就此問題表示:“對國內企業影響不大。”
不過,有分析指出,市場競爭加劇是肯定的,但是對于國內企業的影響不大,因為目前國內市場每年需要1億張大尺寸液晶面板,而目前華星光電和京東方的產能遠遠不足。但他認為,臺灣企業的市場將面臨被分流,作為未來面板采購大戶的國內整機企業實現本地采購后,將感覺到競爭壓力的首先是臺灣的兩大面板制造商友達和奇美。
實際上,在全球大尺寸液晶顯示領域,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的三極之勢一直很穩固,但隨著中韓兩國在華發力高世代線生產,這一格局正面臨著巨變。不久前,日本夏普剛剛退出了在華10代線項目。這也意味著以夏普為首的日系面板商有可能遭遇中韓的沖擊。一直以來,大尺寸液晶面板業務都是夏普的主要贏利板塊,然而去年以來液晶面板價格連續19個月跳水,這無疑對夏普構成了重大打擊。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