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煉油廠上半年巨虧 中石化鎮海煉廠虧4.23億
煉油廠上半年虧得一塌糊涂
國內煉油廠正在經受虧損的折磨,即使最賺錢的中石化鎮海煉化分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煉油業務也虧得一塌糊涂。
鎮海煉化分公司黨委書記陳堅表示,公司的原油是提前兩個月購買的,成品油價格則是根據近一個月的國際油價制定;今年上半年國際油價先漲后降,并且原油成本約占煉油成本的96%,這導致公司上半年煉油業務虧損4.23億元。
中石化鎮海煉化分公司一直都是全國最賺錢的煉廠,即使在去年全國煉油行業大面積虧損的情況下,公司利潤仍然達到58.53億元,其中煉油板塊貢獻的利潤為2000萬元。但是,因為今年上半年行業景氣度更糟糕,鎮海煉化落入煉油業務虧損的隊伍。“依靠化工產品的利潤,我們上半年才成為全國唯一整體盈利的煉廠。”陳堅說。
煉廠無利可圖,中石化集團旗下各地子公司已在發力非油品業務,包括圍繞加油站做大便利店,借助營銷網絡平臺探索發展電子商務等。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中石化將2015年非油品業務的營收目標定在500億,4年增長400%。
工作服的褪色
今年一季度,中石化和中石油的煉油板塊共虧損近200億元,其中,中石化煉油業務經營虧損91.72億元,中石油煉油業務經營虧損104.02億元。銀河證券分析師王強表示,二季度的煉油虧損不會比一季度的情況好。
“其實去年煉油賺的2000萬元算不上什么,把所有成本加起來,可以說煉油業務是盈虧平衡甚至虧損的。”陳堅介紹,眼下的形勢來看,煉油真是沒什么賺頭。
“以前上街穿鎮海煉化的工作服總會引來羨慕的眼光,工人們都很自豪;現在這身工作服都不好意思穿到街上去了。”鎮海煉化某資深員工感嘆說,在人們眼中煉廠成了越來越沒“錢途”的行業了。
鎮海煉化員工的感受并非個例。中國石化聯合會日前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4月,石化行業利潤總額2425.54億元,同比下降13.6%;主營業務收入3.72萬億元,增長13.3%,增幅較1~3月回落1.4個百分點。
此外,今年1~4月,石化行業虧損企業4507家,同比增加23.5%,虧損面為16.9%,虧損企業虧損額518.07億元,同比上升107.8%;煉油業累計虧損91.60億元,比1~3月擴大9.41億元。
“今年原油和成品油價格雙雙下跌,而且由于二者結算方式不同,導致石化行業利潤大幅下降。”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陳晴對此分析稱,“中石油和中石化的超產獎勵措施則加劇了成品油庫存積壓,加上近來成品油需求放緩,進一步造成了產能過剩、產品滯銷。”
發力非油品業務
煉廠不賺錢,成品油銷售公司紛紛發展非油品業務以維持生計。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不久前中石化安徽石油公司在合肥召開非油品特色商品推介會,向客戶推薦長城葡萄酒、茅臺系列酒、寧夏枸杞、福建及云南特色商品等,并于當場拿到128萬元訂單。
除了安徽石油,中石化集團旗下各地的子公司都在不遺余力地開展各種非油品業務。據中石化財報,其全集團非油品業務2011年收入已達82.6億元,同比增長44.2%。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