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閑時間兼職Uber:零工經濟成生活主流
2016-08-29 13:35:01 責任編輯: 來源:新浪科技
相信你很可能已經獲得一項“人生成就”:用打車軟件。你出門打開滴滴或者Uber,看到周圍附近有不少車等著接單,沒過一會,有個汽車停在你身邊,里面的司機可能長期在這一帶接單,也有可能是上下班的時候賺點外快。時下Uber正在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使用,滴滴打車在國內也是出行的一個重要選擇,所以媒體上都在談論所謂“共享經濟”的興起。對你來說,共享經濟這個概念可能太高大上,但滴滴或者Uber司機的職業性質很簡單就能概括:他們是在“打零工”。
“打零工”這種表達方式聽起來可能不太高端。幾年前的人們談到零工時,很有可能是指大橋底下等著攬活的農民工,或者是扮成各種人偶在街上發傳單的兼職學生。筆者求學期間就曾經在某個翻譯平臺注冊過,為需要的人翻譯各種文字,賺到一點積分換錢或者禮品,聽起來很苦。但自從Uber這類平臺出現之后,現在世界上做零工的人越來越多,而且很多有閑又想賺更多錢的人在手機上就能找到活干。零工跟App、在線平臺這類詞掛上鉤以后似乎變得沒那么苦逼,甚至有不少人將零工提升到了“經濟”的高度,也就是所謂“零工經濟”。
零工是怎么成為一種“經濟”的?
零工經濟(gig economy)是在美國興起的概念,“gig”的原意是指臨時工作,在美國語境中,“gig”不能算作正式工作,幫人搬東西、開車接送人、甚至歌手藝人跑場子都能算作“gig”。至于gig被加上“economy”(經濟),是2009年美國網站The Daily Beast一個記者提出的。那時候Uber剛剛成立,沒有自己的手機應用,但那個記者已經注意到她周圍沒有一個人在做正式的全職工作。進一步的調查結果顯示,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做自由職業或者同時打兩份工,于是那個記者在文章里宣布,美國正在進入“零工經濟”時代。
等到Uber在2010年推出自己的打車軟件以后,Uber司機賬號注冊數不斷上升,其中有不少司機是在業余時間開車賺錢,同時不少在線零工平臺——比如TaskRabbit——也開始被人注意。“零工經濟”和共享經濟一樣被越來越多的人提及,甚至包括今年參加美國總統大選的希拉里。
TaskRabbit界面
梳理“零工經濟”概念興起的過程,我們可以發現,越來越多的人做零工跟軟件的發展是分不開的。因為現在的軟件能代替人類的一部分工作,使一般的企業員工有了更多可支配的時間,用多余時間賺點錢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比如說你是一個程序員,有一天出現了更先進的自動編程系統代替你的一部分工作,你有了無所事事的時間。這時候有個網絡平臺出現,讓你用多余的時間開專車或者做翻譯,你很可能不會放過賺錢的機會。科技繼續發展,有剩余時間的人也會越來越多,其中就有很多人去做零工。
但科技的影響遠不止于此: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盛,可以隨時提供零工服務的平臺級手機應用出現,你可以用手機在任何一個地點找到可以搭乘的車,不用去路口攔出租;車主在路上也能用手機找到順路的乘客,而不用為了拉客在街上到處轉。這種服務方式減少了雙方浪費的時間,效率大大提高,當然發生服務的頻次也提高,對于提供服務的零工來說,他們可以在同等時間內比不用移動平臺的人接到更多的活,收入當然提高。
參與零工服務的人增加,做零工的人收入大大提高,創造的價值更高,終于讓零工成為了一種讓人無法忽視的經濟現象。很多專家預測零工經濟有廣闊未來。根據麥肯錫咨詢公司的研究顯示:到2025年,像Uber一樣的“在線人才平臺”有望貢獻全球GDP的2%,還能創造7200萬份工作機會。這樣看來,零工被稱為一種經濟,并不是夸張。
為什么工人和雇主都選擇零工?
一部分做零工的人只是不喜歡朝九晚五的工作,想要更多可支配的時間,這種人沒有將一份工作做到底的傳統觀念,可能幾年之內會換好幾份工作。對于這些人來說,零工經濟可以讓他們能夠自由選擇工作內容和時間,達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比如前段時間有報道說,上海有年輕人辭掉正式工作,專門開專車,不僅時間自由支配,生活質量還不會降低。
Uber司機
但對于一部分人來說,零工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因為2008年金融危機,低收入崗位減少,美國低收入者的失業率甚至能達到21%,于是很多低收入者選擇打零工補貼家用。也正是因為這些人打零工,所以他們的生活沒有像1931年大蕭條時期那么慘淡,有人甚至驚呼:零工經濟拯救了美國工人。
而對于雇主來說,零工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美國的零工有一個正式名稱叫“獨立工人”(independent worker),跟一般雇員不一樣的是,這種獨立工人沒有社會福利保障,公司由此減少很大一筆開支。同時,如果一個公司有某個項目在內部找不到合適的人,在公司外面廣闊的人才庫里找一個合適的零工是更好的選擇。
但零工經濟的未來在哪里?
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零工經濟起的是緩沖作用,讓低收入人群賺更多的錢,社會也就穩定下來,但有些時候并不是這樣。Uber和旗下司機的屢屢發生爭端就證明這一點:司機認為自己是在為Uber打工,應該享受醫保退休金之類的社會福利,但Uber認為自己只是平臺,并沒有真的雇用這些工人,于是Uber和司機之間的訴訟不斷。最近,Uber準備為部分司機提供退休金,也許是一種讓步,但對于更多打零工的人,他們的未來仍然無法保障。
Uber司機舉行抗議活動,一名司機舉著“Uber不公平”的標語
盡管有一些不利因素,零工經濟的出現仍然是一種進步,除了在經濟狀況不佳時成為社會的緩沖空間,還有一個方面就是提高了普通服務業者的社會地位。以前人們也許會覺得為自己提供初級服務的人不算特別體面的職業,你以前可能見到有人對出租車司機態度不好。但因為專車司機等打零工的人收入提高,并且不斷有媒體報道這一點,所以零工等于社會地位低的觀念正在改變。
在未來,零工經濟甚至有可能取代和它伴生的共享經濟。零工經濟和共享經濟的本質不同:共享是分享自己有的資源,零工是出賣自己的時間和技能。有很多人愿意隨時出賣時間和技能賺錢,但不愿意隨時通過分享自己擁有的資源獲利。共享經濟曾經有一個有名的梗:每個人手里的電鉆機真正使用時間是12到15分鐘,所以為什么不把電鉆機租出去賺錢?聽起來不錯,但是一想到電鉆在別人手里有可能磨損或者丟掉,很多人就不愿意出租電鉆了,而更愿意自己帶著電鉆去別人家里干活賺人工費,這樣至少電鉆在自己手里?,F在的專車也是如此:上下班開著豪車找零活的人越來越少,而開著一般的車做一段時間司機的人越來越多多。這種趨勢到了最后,就是分享的人更少,利用資源打零工的人更多。
在未來,更先進的軟件會取代更多人的工作,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更追求自由空間,也許有人會放棄零工,但打零工的人總是源源不斷,所以零工經濟在未來很可能成為很多人的生活主流。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根據抗原性的不同,內毒素可分為A、B、Ca、Cb、D、E...[詳細]
- 童錫來:2025年中國生豬養殖供給市場分析
- 黃纓杰: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建筑節能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b>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