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新定價機制遭遇尷尬
國內天然氣市場的競爭格局還未形成
截至目前,新的天然氣定價機制已經在廣東和廣西兩地實施了兩個月時間,不過,現在業界卻不得不直面一個現實:在天然氣市場化潛力最大的廣東,目前中石油旗下西二線資源尚難到達當地最大的市場深圳,而過去這里的市場主導者中海油也未將勢力伸入廣州以北地區。
這意味著在廣州天然氣市場中,中石油具有絕對的定價話語權,而在深圳仍是中海油一家說了算——新定價機制的市場化定價還未變成現實,甚至市場化定價的基礎、市場競爭的格局還未形成。
“這種局面應該是暫時的。”3月7日有廣東天然氣管網公司內部人士指出:“待廣東天然氣管網實現全覆蓋時,石油央企們的資源會競價入網,最終實現消費者在競爭中受益。”
然而事態的演變真會如此嗎?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因海外進口氣價格昂貴,中海油已不愿參與到國家發改委頒布的天然氣新定價機制中,開始自行與下游客戶協商價格。
而西二線自西向東綿延數千公里,橫跨中國11個省份,各地對天然氣的需求都很大,一旦因新定價機制導致中石油的利益受到重大損失,它完全可以將更多資源出售給那些沒有施行市場化定價的省份。
如此看來,天然氣新定價機制所面臨的最大尷尬在于市場資源不足,而非市場化定價的基礎、市場競爭的格局還未形成。
對于這點,包括國家能源局、中石油、中海油和廣東天然氣管網公司在內的各方被采訪者都表示認同。“近些年,我國一直處于能源緊平衡狀態下。在過去的幾年,甚至未來幾年中,天然氣的供需形勢仍將如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一位專家指出。
既然如此,中國天然氣市場未來發展的最大問題是如何盡可能多地引入資源。
“遍察全球各大天然氣市場定價模式,北美和歐洲等成熟市場的天然氣定價均與油價有著密切的關系。”中石油規劃總院管道所副所長楊建紅說:“由于本土資源豐沛程度、市場接受能力差異等不同,北美與歐洲天然氣定價與油價的比值分別是10:1、6:1”。
由于中國市場巨大,且尚處于發展中國家行列,因此楊建紅認為中國天然氣定價應維持在與油價8:1的狀態。這樣,國際資源會很順利地流入中國——天然氣生產商會有積極性、進口商會有積極性、分銷商也會獲得自己的利益,而終端消費者也會因國內市場資源充沛,進而充分享受到市場競爭帶來的實惠。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目前我國物聯網芯片產業鏈各環節基本完善,參與者眾...[詳細]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