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產業必須洗牌?
國內LED產業將進入慘烈洗牌期
國內LED產業的情況極不樂觀。
以國內最大的LED顯示屏生產和供應基地、LED背光源全球主要的生產和供應基地、太陽能LED燈具全球最大的生產和供應基地深圳為例,有分析指出,今年深圳的LED企業將減少20%-30%,也就意味著近千家LED企業將在經濟寒冬里“死”去。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深圳目前共擁有3200家LED企業,占到全國總量的40%左右。
放眼全國,一個更悲觀的預測是,目前全國近8000家LED企業,“當整個行業洗牌后,全國剩下300家企業就足夠了。”
人才稀缺:
一個技術人員一年“十三跳”
處于深圳LED行業產業鏈中游的深圳市科利達光電有限公司曾經擔任北京奧運會期間水立方、鳥巢燈光設計供應商。目前,該公司主營大功率LED球泡燈、LED微型投影儀、虛擬影院光學解決方案以及LED路燈解決方案等。
深圳市科利達光電有限公司總裁寇開泰介紹,該公司于2006年進入LED行業,但LED并非公司核心業務。“這個行業變化太快,由概念炒作變成實體需要落地。”寇開泰說,目前該公司LED產品投入比重高達80%,效益比重卻只有20%。
為何投入大效益卻不高?寇開泰分析,“作為朝陽產業的LED產業得到國家的大力扶持,國內企業一哄而上進行重復建設,不僅人才‘挖墻腳’現象突出;有的資本積累企業做出LED產品后就開始降價銷售,影響市場;更有的企業純粹拿著LED的名頭騙取政府支持資金。”
寇開泰以自己公司曾經的一個技術人員“十三跳”為例,一年內就已經跳槽深圳LED行業內13家不同的公司,公資也從最初的3000元/月一路高漲至13000元/月,而這名員工的技能卻在原地踏步,個中原因就是這個行業太缺人才。這讓寇開泰唏噓不已,也讓他再次意識到LED行業內的人才缺乏。
門檻太低:
“太多企業只能把市場做爛”!
論到政府支持,寇開泰說,“政府針對LED產業出臺的相關政策絕對是好的,但并未落到實處。”他表示,自己所在的公司每年都會向政府財政申請30%海外推廣的經費補貼,最終也都能資金到位。但他也指出,“地方政府如果不考察LED企業是否真正掌握核心技術,或者是否存在土地、資金、設備閑置的情況,太多企業進入LED行業只能把市場做爛!”
深圳LED產業出口有無受到今年經濟大環境不景氣的影響?寇開泰認為,“行業最大的限制是沒有技術、專利,沒有建立行業標準。”他表示,自己所在公司的訂單就在不斷增加,但相比以往,利潤卻在不斷下降。
寇開泰建議,政府審核LED企業的準入門檻要提高,并要適度減輕LED企業的稅收負擔。至于政府補貼資金,目前的狀況是沒標準沒細則,組織松散,無人指導發展路線,任由企業自生自滅,但政府資金補貼標準應該重新制定。
市場:
出口受大影響
深圳市LED產業聯合會原副秘書長鮑恩忠表示,在歐債危機的背景下,今年海外經濟環境并不好,而出口正是深圳LED產品的主要出路。他介紹,在早些年,深圳LED產品的出口以外銷為主,其比例高達80%到90%;這個比例數據從前年開始才有所下降,目前約為70%到80%。“經濟環境不好,LED產品出口肯定受到大影響,而且人民幣的升值,也極大地縮減了這些LED企業的利潤空間。”鮑恩忠說。
鮑恩忠分析了目前深圳LED行業發展所面臨的三大主要難題,分別是資金、市場和政策。其中,資金方面,許多LED中小型企業融資難,因此轉向民間借貸,而民間借貸的利息往往是很高的,不利于企業經營。
市場方面,經濟形勢的不景氣導致國外市場縮小,國內市場雖然有所增大,但也沒有完全放開,LED照明產品在國內的技術不太成熟,價格也偏高,因此國內多以政府工程為主,進入千家萬戶并沒到時間。
鮑恩忠表示,2008年到2010年LED產業的快速發展,讓國內一些本來從事傳統行業如服裝、地產、手機、塑膠等企業也紛紛轉型加入LED產業大軍,但以中下游轉型較多。對于今年嚴峻經濟形勢下深圳LED企業的存活率,鮑恩忠表示由于未經過科學預算并不好估計,但是深圳的企業抗風險能力還是比較強的。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