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業“雙反”戰火會否蔓延至歐洲?
中國光伏企業或被迫放棄美國市場
中國光伏業遭遇的美國“雙反”似乎事態嚴重,為此,5月17日,光伏四巨頭施正榮、苗連生、高紀凡和瞿曉鏵于上海再一次坐在同一個主席臺上。和半年前在北京歷史性的第一次聚首相同,這次還是為了應對美國雙反。
俗話說,商場如戰場、同行是冤家。能讓這四個大佬一而再就一件事聚首表態,許多人都感覺到:事態嚴重極了,但可能也沒那么嚴重。
去年,在北京的新聞發布會上,英利除了董事長苗連生本人出席活動之外,從在會場外引路到會場內負責簽到的,全都是身著英利工作服的員工。如此的興師動眾,被外界理解為英利“很重視”。但這次,苗連生卻說,“我個人認為今年全球安裝量在30吉瓦左右,美國充其量也就4吉瓦,占不了多大比重。”
對行業內所擔心的歐洲可能效仿美國提出雙反調查一事,苗則認為,“鑒于歐洲當前的經濟形勢,為這么點兒事,把中國這么大的一個貿易伙伴得罪了,不是什么好事情。”
末了,他不忘補充,“這只代表本將軍的觀點,不代表臺上其他三位將軍觀點。”
其他三位將軍是怎么想的呢?在這次新聞發布會之前,尚德就已經對外表示,已經開始準備全球化的市場運轉策略,從中國大陸外的國家和地區采購太陽能電池片,以規避反傾銷稅。
天合的想法也類似。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說,“現有的目標是臺灣地區,加拿大和馬來西亞。”
阿特斯也有自己的應對方式,除了外購電池片,阿特斯致力于轉作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去年電站建設營收占總營收比重為10%,今年計劃增加到25%,明年是40%。”
即使以上方案都不好使,可能也不用怕。“我們通過規模優勢、技術領先優勢和制定靈活機動的銷售策略,不斷降低光伏發電成本。像我們一個企業,你那賣兩塊,我這賣五毛,看你買誰的?”苗連生說。
當然,這是將軍們才敢說的話。對于中國更多的光伏企業來說,可能蔓延至歐洲的“雙反”戰火讓他們絲毫不敢大意。
實際上,上海四巨頭的新聞發布會剛一結束,在北京的一個小型討論立刻開始。“我們要提前行動,主動出擊。”福能集團董事長劉佳勇說。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劉佳勇所說的“主動出擊”,是將在于6月在德國和7月在北美的展會上向當地民眾發放是否支持雙反的問卷。
“如果多數人不支持,我們希望歐美政府傾聽民眾的聲音;如果多數人支持,我們只有認了。”
美國市場壁壘重重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因為美國國內光伏組件成本較高,市場大量安裝了來自國外的光伏組件,尤其是來自中國的組件。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1年1-4季度,中國對美國市場的組件出口量分別為:300兆瓦、351兆瓦、505 兆瓦和778兆瓦,全年累計達到1933兆瓦。而去年在已安裝的2.4吉瓦組件中,有約1.66吉瓦來自中國廠家,占到安裝總量的約69.2%。
實際上,2011年美國市場光伏裝機容量增加明顯,其在2010年的裝機總量只有887兆瓦,這也讓美國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光伏市場之一。雖然美國市場已啟動且潛力較大,但美國在初步裁定反補貼稅率后,將向前追溯90天開始征稅,對中國光伏產品出口美國必然產生影響,尤其是出口份額較大的企業。
數據顯示,從品牌來看,尚德電力在美市場份額最大,為18.3%;其次為天合光能,占13.6%;此外,英利綠色能源也占有7.3%的份額。
“如美國采取高稅率政策,中國光伏產品通往美國的道路就基本堵死了。”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而在美國建設工廠等措施也難以規避,畢竟美國的人工、電力、土地等成本遠高于大陸,在美國建廠生產出來的產品,難有競爭力。”
實際上,盡管目前來看美國市場上所需組件以中國廠商供應為主,但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美國光伏市場本身具有較強的排外性。
從全球市場來看,除了實行FIT(補貼電價全額收購)補貼的許多國家之外,還有以美國為代表的補貼制市場和少數平價上網市場。
“我們在美國市場中努力了三四年,還是覺得美國對于外國投資者沒有保障。”天華陽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蘇維利說,“而這也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美國市場的發展。”
他介紹,在美國做光伏電站項目因為沒有固定電價,每個項目都需要跟電力公司談購電協議(PPA),合同期限通常為20年,在合同有效期間電力公司從光伏項目開發商處購電,并且有時會附帶一些輔助性服務。
在補貼發放上,美國采用退稅補貼制,“假如說你申請到1度電0.3毛錢的補貼,政府不是直接給你錢,而是要你用原來的應繳稅款來沖抵,多數中國企業在美國是不交稅的,那你怎么玩?只有在當地找‘稅務投資者伙伴’。”
也就是說,當地的“稅務投資者伙伴”將應繳稅款支付給電站項目開發商,但前提是中國的項目開發商不能做控股股東,同時需要“稅務投資者伙伴”全程參與。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