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光伏發電裝機目標21GW 有喜有憂
《光伏發電十二五規劃》調整
據前瞻網記者獲悉,近來,“十二五”光伏發電的裝機目標定為21GW。
這個出人意料的數字,讓目前陷入困境的諸多國內光伏企業感到驚喜。最早,決策層曾考慮將這一目標定為5GW;此后一度上調至10GW;在今年5月8日的一場討論中,再度上調至15GW;前不久,數字定格在21GW,是最早版本的4倍多。
一位國家能源局官員表示,作為《光伏發電十二五規劃》的核心指標,21GW不會再有變化了,規劃也即將印發。
盡管比業內預測的指標已經高出不少,但這位國家能源局官員仍然覺得“這個目標還是定得有點低”。在他看來,如果一個省一年上0.1GW到0.2GW,全國一年增加的可能就是3GW到6GW。“這樣看,21GW也不是很大。”而國家發改委相關官員則表示,“到2015年年底,中國的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將會超過3000萬千瓦。”這兩位官員都希望,通過對光伏產業的不斷鼓勵,可以最終帶動中國太陽能利用技術的變革。
保守?
“21GW還是保守。因為國內的光伏產品成本下降的步伐非??臁,F在賣到國外的大概是在7美分/瓦,再過兩三年成本肯定會降至四五美分每瓦,甚至更低。”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呂錦標說。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中能硅業是保利協鑫旗下主要生產多晶硅的子公司。而保利協鑫則是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和硅片生產商。該公司的多晶硅和硅片定價向來具有標桿作用。
今年一季度,保利協鑫對外宣布,該公司希望在今年二季度末將多晶硅的生產成本降至每公斤18.5美元以下,目標硅片加工成本在每瓦0.13美元以下。
呂錦標表示,隨著生產成本的逐漸下降,光伏發電正在逐步走向平價。
據透露,五年中新增的21GW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將主要集中在“分布式光伏發電”和“金太陽示范工程”兩個領域。(分布式光伏發電,是指建在用戶側,所生產電力主要自用。具有容量小、電壓等級低,接近負荷,對電網影響小等特點??梢詰迷诠I廠房、公共建筑以及居民屋頂上。按規定,納入金太陽示范工程的項目原則上按光伏發電系統及其配套輸配電工程總投資的50%給予補助,偏遠無電地區的獨立光伏發電系統按總投資的70%給予補助。)
公開資料顯示,截止到2011年年底,在全國3.6GW的光伏發電總裝機中,分布式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只有0.2GW左右。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日前曾在一公開場合稱,“到2015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僅分布式一項就將超過10GW。”
國家能源局的官員表示,鼓勵發展分布式電站,可以避免光伏發電裝機規模擴容之后,可能會出現的并網難問題。
從地域上看,分布式光伏電站主要集中在東、中部地區的部分省市,而這一地區也是中國光伏制造產業比較集中的地區。相比之下,發展集中式發電的青海、寧夏等西部地區,盡管光伏電站遍地開花,但是真正并網交易的項目并不多。
國家能源局官員說,“規劃要鼓勵的是大城市用戶,多鼓勵一些與用戶相結合的項目,希望允許一些用戶自發自用,多余的甚至也可以進行一些交易。分布式光伏電站這兩年這個已經取得了不小的突破。而目前在東部的一些地方,實際上最終用戶端的電價已經接近1塊錢一度。就價格上來說,已經快達到一個臨界點了。”
信號
乍看起來,政府此次如此鮮明的鼓勵態度,與此前的相關調控政策有些“相悖”。自2009年以來,多晶硅被國務院劃為“兩高一資”行業,此后部分光伏產品的出口,也因“光伏產品大量出口相當于大量輸出緊缺能源”受到限制,而國家發改委也收緊了對新上光伏項目的審批。
呂錦標說,中國一直是光伏的生產大國,卻不是應用大國。與歐美國家相比,國內在光伏應用領域還差得很遠。此次主管部門調整規劃目標,主要考慮是希望刺激國內光伏應用領域的發展。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多晶硅生產國和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國。在2008年至2010年的三年間,中國光伏產業迎來了爆炸式的發展。據稱,在當時一些企業一天純利潤就可以達到60萬。如果按照一個規模為25MW的企業,用國產的設備大約需要投資6000萬來計算,只需要100天就可以收回成本。
不過,光伏行業自2011年第四季度開始遭遇寒冬。賽迪智庫光伏產業研究所的調查顯示,當時全國半數以上的中小電池組件企業停產,30%大幅減產;多家多晶硅企業減產、停產或破產。這一情況一直蔓延至今。而整個國際市場也一片慘淡。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b>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