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董事長董明珠:“白電女王”是怎樣煉成的
2016-01-08 16:50:24 責任編輯:陳一欣 來源:中國企業家
嘲笑手機開機畫面?
那是你不懂她
2015年,董明珠最出人意料的動作是推出了格力手機,雖然這款手機至今也沒在市場上銷售,只是以1200元內部價啟動了員工內購。但從價格、開機畫面再到何時上市一路被炒成熱點,數次登上網絡熱搜榜。與其說大家關心格力,不如說是董明珠個人品牌的影響力巨大。
就說格力手機的開機畫面,董明珠向你問好:“這是世界500強格力的首款手機。”這引發了外界對董明珠的質疑,結合她這兩年鮮花著錦、烈焰烹油的“全民偶像”身份,有人評價認為,她是被多元化沖暈了頭腦。
其實,用自己的頭像做開機畫面,固然和董明珠的性格有關,不過更重要的內涵是她一直以來秉承的工業精神和她身為營銷女皇的個人經歷。
一直以來,無論輿論對董明珠評價幾何,但從未有人質疑過她的工業精神。作為行業領跑者,格力沒有因驕人的成績而任性懈怠,始終堅守精益求精的匠心本分。對于有前景的項目,格力在研發經費投入上上不封頂。一個最經典的佐證就是,格力近3年取得的技術專利,已經超過了過去20多年取得的專利數量。正因為此,手機行業菜鳥一只的格力敢叫板小米,作為掌舵者的董明珠敢將自己的臉面,甚至身家性命壓在上面。就像她自己說的:“我用頭像做開機畫面是對用戶負責,誰會反感?競爭對手才會反感,用戶不會反感我。”
當然,作為昔日的營銷女皇,董明珠心里那本賬還是算得明白得很。在科技創新上,她大有豪擲千金不皺眉的氣魄,但在營銷策略上,依然還是那股“錙銖必較”的勁頭。請一個明星做廣告要多少錢?董明珠可不舍得。自己出馬,分文不花。
降價不是手段 而是一種能力
格力靠空調一個品類做到了千億量級規模,并且其毛利率一直高于同行,201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下滑了4個點還有32%。即使瘋狂降價一年后,格力產品的均價仍然不低。
沒想到格力走到山頂之后就是下坡路,而且來得這么快。手機可以不賣,空調賣不動才是生死攸關的大問題。2015年空調業遭遇最冷的冷年,上半年銷售下滑20%,下半年跌幅更大。格力雖然牢牢占據著市場老大地位,但銷量也受到需求不振影響。2015年中報發布時,格力上半年營收同比下滑13%至501億元,為6年來首次下滑。
市場一片驚魂未定,沒想到三季度還有更冷的冬天。2015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格力本季營業收入314.12億元,同比下降22.52%,前三個季度總共實現營業收入815.23億元,同比下降17.16%,全年負增長已無懸念。
格力是不是已經到極限了?其實董明珠早就主動放棄了2015年增長200億元的目標,她告訴記者,2015年做好了下滑10%的準備。按照2014年1400億元的營收來算那就是140億元。
營收下滑,輿論質疑,董明珠有沒有“壓力山大”?
2015年三季報發布當晚,董明珠再次表明:“沒事,很正常,現在我一臺空調比過去便宜了300塊。”統計顯示,在過去一年里,格力降價幅度超過20%,個別高端產品降幅甚至達到50%,“血洗”市場。最新一輪的“11·7”促銷中,格力和其他同行一樣推出了999元空調,一夜回到10年前。經過近一年的大降價,格力市場占有率已經逼近40%,達到歷史最高點。二三線品牌都壓力巨大,更不要說那些試圖分一杯羹的新品牌,誰能扛住董明珠的強力擠壓?
降價不是手段,而是一種能力。把價格降下來很容易,難的是同時保證利潤、市場占有率和渠道穩定,這才是董明珠的厲害之處。雖然格力降價幅度太大,沖抵了銷量增長,體現在財報上就是營收下滑,可公司利潤并沒有降,并且還在增長。2015年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9.53億元,同比增長1.27%。
為什么格力還能賺錢?董明珠解釋說:“市場環境不好,但是格力在技術上投入早,這幾年我們一直堅持在技術上做很大投入,產品品質有保證,這才是格力品牌的最大支撐。”
董明珠一直說格力在科研投入方面不設上限,近年來,每年科研投入經費均超過40億元,2014年超過50億元,在家電行業內已經是最高水平。格力擁有8000多名科研人員、2個國家級技術研究中心,累計申請技術專利15600多項。
董明珠引以為豪的經銷商預打款模式保證了格力現金流絕對充足,2015年,即使在三季度那么困難的時候,經銷商打款還新增了153億元。競爭對手也不得不承認,董明珠的實力不是靠吹的,并不是眼下那些“互聯網思維”可以比的。
最有力的證明就是,格力現金流這幾年一直傲視群雄。財報顯示,2015年三季度末,格力經營性現金流369.75億元,同比增長69%,這可是實打實銷售空調帶來的收入。格力的貨幣資金也達到了驚人的840.4億元,同比增長54%,創歷史新高。這里的貨幣資金指的是可支配的現金,不包括銀行理財產品之類。
840億元現金是個什么概念?2014年,格力電器的凈利潤是141億元,這意味著即使不算應付賬款,格力也有足夠的讓利空間撐過冬天,手機賣不賣那都不是事兒。840億元現金在手,空調隨便壓幾個點都會讓空調市場抖三抖。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