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三星手機不能彰顯我的身份 必然失敗
后來我終于相信自己還是有點能耐的,所謂的客戶痛點,要引起客戶的注意,核心就是我們有可能會被客戶的表面現象所迷惑掉,但要搞清楚客戶到底需要什么。我讀過這樣一個故事,說50年代的女人喜歡工人,60年代是喜歡軍人,70年代是喜歡讀書人,80人喜歡詩人,90年代是喜歡富人,證明這個世界上女人是多變的,男人是專一的,而男人自始至終只喜歡漂亮的女人。其實女人比男人更加專一,在工人、詩人、軍人、富人的背后有一個核心點,這個核心點就是在那個時代,這個身份代表的人是表示了男人的成功身份,女人其實跟男人相比更加專注,因為他們只追求有社會地位的成功男人。在男人心目中漂亮有不同的標準,這個就叫客戶痛點,你不要從表面上去看客戶需要什么,你要內心分析針對的客戶群體是什么,然后為他們服務好。
我認為三星是必然會失敗的,我當了三星五年的忠實用戶,最后發現沒有一款手機是我身份的象征。當任正非把mate7手機送給我的時候,我覺得這不光是身份的象征,這是民族產業的驕傲。建立粉絲經濟,不是什么客戶都抓,抓你能抓住的。馬云為什么能找到女朋友,難道是因為他長得難看,當然不是,我為什么找不到女朋友,是因為我沒有在大學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有身份的人。你不給自己打上身份的標簽,你就不可能引起別人的關注。
有人說在互聯網時代羊毛出在豬身上,這個不太對,要有吸引粉絲注意力的能力,這就是你的營銷方式、商業模式、品牌另類思維,你要想各種辦法引人注目。新東方做了一款小小好玩的互動活動,有八千萬的粉絲,就是一百天你跟我改變你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我們發動了一些名人和新東方著名的老師,一百天每天讀書半個小時,每個人后面跟著幾百萬的粉絲。倒過來有一部分會變成你的產品用戶,變成你的真正消費者。什么是另類思維,舉個例子,如果你到了樓道里被人搶劫了,千萬不要喊救命,因為喊救命是沒有任何人出來的,一定要喊著火。我在98年曾經被搶過一次,并且在醫院里被搶救了七個小時才被搶救過來,我當時在樓道里喊的就是救命,喊了半天,整個樓道12戶人家沒有一戶敢出來的,一說到救命,自己的命可能就沒有了。
你光跟客戶說,我的產品好是不管用的,你的產品好一定是基礎,產品必須好,這是前提,如果產品不好,什么都別說,但是產品好了,依然要有另類銷售模式才行。我剛才講到的一百天,完全是一個非盈利的,甚至要賠錢的。居然在這兩個月里給新東方所有的產品帶來了5%增量的銷售,你就會發現這兩個東西之間是有關聯的。著火和救命是有重要的關聯,關鍵喊哪個能救你的命。
真正的敵人不在你的名單上
在這樣一個跨界的時代,光努力是不管用的,必須要動用你的智慧。現在講互聯網+,還是O2O,已經不管用了,講顛覆也不管用了,因為顛覆是自然發生的,互聯網+和O2O業務,不管是教育產業,還是養豬產業,都是一模一樣,我們全都在做。我們要做的是在被別人顛覆以前,我們就把自己的商業模式顛覆掉。
真正是你敵人的人,根本就不在你敵人的名單上,做教育在我名單上的人,顛覆新東方的可能性不大,陳東升可能把新東方顛覆是有可能的,凡是買泰康人壽的人,所有教育都免費,我可能就沒了,他免費不會沒有的,他有背后強大的保險在支撐。把錢存在泰康,十年以后可以拿到10萬元,他可以做到的,他跨到銀行業,跨界思維肯定不在你那個領域中間。銀行被賣零售的人顛覆了,他根本搞不清楚跟銀行相關的,余額寶很快被陳東升給顛覆掉,因為更加容易收到,在這里存錢比在余額寶上存錢很多。
企業家要靜下心來想哪個方面我們可以自己顛覆自己,哪些方面不要急于顛覆自己。在去年的時候,新東方就開會討論,我們要干脆把線下全部關掉,全部轉到線上,后來我說這件事情還不能隨便做,教育從本質來說如何能讓學生更加健康地成長。我跟王健林一樣的思維,到電影院去不是為了看電影,有的時候到教室里來也不僅僅是為了學習,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一些初中生和高中生在自己的學校里,男女之間的關系很緊張,必須偷偷摸摸。而在新東方培訓班,中學生異性的交往非常活躍,有愿望互相交往。
在新東方教室里的中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在自己班級學習效率要好,他們因為在這個班里都是不同學校來的,互相沒有背景上的牽扯,交往比較活躍,由于這樣一種輕松環境,學生反而學習更好了,這里面帶有體驗色彩。所以我覺得任何變化都要根據你對自己產業深入的了解,和對自己客戶群體的深入了解來變革,而不能聽別人一說,你就變了。
先要理解生意的本質,你才能開始做生意。我最喜歡《阿甘正傳》里的一句詞,“我知道我不聰明,但是我卻知道愛在什么地方”。當你愛你的事業,當你愛你自己的生命,當你愿意把你的生命和事業結合起來的時候,我相信一定會無往而不勝,商業模式是任何時候可以學習的,但是愛卻來自于你的內心。謝謝大家!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3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